仙人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湘源文选1编名城之16湘阴文庙始建何时 [复制链接]

1#

陈湘源著年版《洞庭名郡》书影

湘阴文庙始建何时

湘阴文庙大成殿

湘阴文庙地处湘阴县城关弼时街。如果说岳州文庙质朴庄重,保留了宋代建筑的风格,那么湘阴文庙则精巧华丽,从规格到建筑特点,可以说是清代官式建筑的典型标本。

湘阴文庙始建何时?《岳阳市志·教育卷》云:“北宋庆历四年(),湘阴县学建于县治南原笙竹书院旧址。”认为是岳阳市辖县办教育之始。可是,清同治年间郭嵩焘编纂的《湘阴县图志》,依据历史文献和所存碑碣考订,认为湘阴私人设馆办学肇自唐代。宋代庆历年间,县城的邓氏家学已颇具规模。元丰六年(),县令王定民改湘江边舜庙为孔子庙,移邓氏家学于其间,名“笙竹书院”扩大了教学规模,但仍属私学。到了崇宁初,因舜庙滨江常遭水患,才“徙建学城东义胜坊,即今学也”,“徙建以孔子庙肇始”。因此,郭氏认定湘阴“县学始于崇宁元年()”,市志云:“始于宋庆历四年”,不知依据为何?

湘阴文庙历代均有修葺。今存大成殿及石建筑群,则是清乾隆九年()“凡三历寒暑”“拆而新之”重修的。

大成殿台基为须弥座式,麻石铺砌,占地平方米,殿前有作祭祀舞乐之用的月台。殿通高22.8米,面阔21米,进深17米,三进三开间,双层双檐。重檐歇山顶的前檐中间,挑出一单檐亭阁,如意斗拱下方竖立雕龙刻凤的长方形“大成殿”金字匾。建筑以36根柱子支撑,中间4根金柱立于鼓形石础上。柱上雕梁画栋交错,结构复杂。围廊天花、殿内藻井细描旋子彩绘,生动华美。20扇门精镂各种戏剧故事,棂子饰万字纹。殿内后墙嵌有清康熙皇帝“孔子赞”和“四大贤赞”御制碑两通,近年又增设孔子及四大贤人彩塑。屋面,则是一座清代陶瓷艺术制品的博物馆。脊饰镂空花砖及鸱尾鳌鱼。鸱尾鳌鱼体形高大,做工华美。翘首“立凤”振翅欲飞,“鲤鱼”鼓浪待跃;垂脊上的蹲兽朝天怒吼。四条飞龙沿正脊相向飞奔于中间耸立的宝瓶。这葫芦宝瓶是清乾隆年间景德镇出产的精品,虽经多年的雨雪风霜,仍五彩缤纷、光泽照人。

然而,更教人驻足翘首的是那组石建筑群,其规制之宏大,工艺之精巧,为湖南今存文庙仅见。前排石坊面南一字排开,11座门头并列,面阔26米,气势磅大。中为“棂星门”,六柱五门冲天柱式。两侧是“金声、玉振”坊,均为四柱三门冲天柱式。冲天柱上蹲立麒麟狮象,楣额镂刻龙凤花鸟,皆生动鲜活。门后为泮池,半圆形池边环以栏板,池上建状元桥,桥两边装以勾栏。桥北是“太和元气”坊,乃六柱三门楼阁式。坊通高9.5米,宽9米,主架花岗石结构,须弥座柱础,基座坚实稳固。六柱的前后两方,蹲立12尊石雕狮象抱柱;中间的4尊雄狮为汉白玉雕镂,更显威严精美。中门头梁浮雕“二龙戏珠”,梁上镂刻对称的几何纹图案中,镶嵌汉白玉阳刻行书“太和元气”四个遒劲大字。二梁亦刻几何纹,坊心分上中下三部分,下刻闲散仙人。中部正面镶嵌三块布局不同,镂雕神态各异的“八仙小憩图”。上部棱形雕板中嵌汉白玉浮雕,正面是福禄寿“三星献瑞”,背面是孔子与四贤“讲学论经图”。顶梁阴刻花草。坊顶为庑殿式,脊饰镂空几何纹,中立汉白玉雕宝瓶。顶与梁之间置一斗二升拱,中饰太极图。此斗拱承载着重数吨的坊顶。据说“文革”中有人要拆除此坊,就因为无法处置这仿木结构的斗拱,怕顶石伤人才告罢休。另外,梁下支撑于梁柱间的“雀替”有俯鹿形、花鸟形多种。脊当置鳌鱼、龙凤吻饰,纷呈异彩。两侧梁枋间还镂刻着狮子戏球、麒麟戏凤、麟吐玉书、鹿衔瑞草、古渡江城、渔樵晚归等各种图案,每个构件都是精湛的工艺品。徘徊石雕群中,恰似走进了一座石刻艺术的宫殿,游目骋怀,使人遐思无限。

太和元气坊

陈湘源年11月22日配图

作者简介

陈湘沅,笔名湘源,年3月出生,湖南湘阴人。文博副研究馆员。岳阳市*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文史委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考古学会会员。退休后仍被聘为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湖湘文化研究中心、岳阳市*协文史委研究员,岳阳楼-君山风景区、清华大学名城研究院《岳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订项目、中国美院岳阳王家河流域综合整治文化创意工程、岳阳市文广新局、湖南民院附小教改历史文化顾问,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顾问兼研究员,岳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岳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库专家,岳舞台巴陵戏剧社社长,湖南理工学院、湖南民院、岳阳市旅游局导游培训客座教授,省级非遗项目《柳毅传书传说》“名师传艺”名师。

年从艺,工生行兼三花。曾任岳阳巴陵戏剧团团长兼编导,创作、改编剧本40多个;导戏20多个;任副主编主笔撰写《巴陵戏志》;为《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撰写条目60多条。年从事文物工作后,著有《岳阳说古》《漫话岳阳名胜》《千古名城岳阳解谜》《深度解读岳阳名胜古迹》《岳阳历史文化论争集》《解读岳阳楼》《君山说奇》《巴陵戏史稿》《洞庭名郡》《巴陵戏传统剧本选》《中国戏曲剧种全集·巴陵戏》等11部;合作撰著《岳阳名胜古迹》《君山志》《美丽岳阳》3部;联合主编《千年名邑》《巴陵戏丛谈》《岳阳传说故事》《岳阳故事会》《巴陵戏陈列室展板集锦》《岳州巴陵扇艺集锦》6部。参与编撰和编审《湖湘文化大辞典》《湖南省名胜辞典》《湖南大辞典》《岳阳市志》《君山志》《岳阳乡土教材》《岳阳发展简史》《滕子京与范仲淹》《瑰丽遗产》《忧乐名楼》等20多部。主笔撰写了《巴陵戏》《柳毅传书传说》《龟蛇酒》非遗保护项目的申报书。共发表各类文章多篇。有多篇(部)作品获国家三部(办)委、省、市奖。并获省文管会二等奖、省文化厅优秀个人,四次获市委、市*府记功,七次获省文物局优秀文物宣传员,及岳阳市优秀*员、文明市民、十佳“读书模范”等等。成就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协委员风采录》《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志》《湖南省名人志》《世界人物辞典》等数十种辞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