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落雨了。初冬的第一场小雨,来的好,可以淋润一下干枯的秋草,也算是给它们一个道别,来年春暖花开的季节还记得重来;可以滋润一下门前的青菜,享受今冬的第一场细雨,告别干燥,用心滋长;可以湿润一下空气,净化一下心灵,可以大口呼吸,可以张开双臂。。。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子,也闲不住,来回转悠。哥家门前的小沟边,竟然看见横七竖八的仙人掌还在翘首期盼。这是最古老最正宗的仙人掌品种了,不知道哥在哪里弄的,好像现在都少有看见它了。看见它们,也让我想起小时候,想起我亲爱的父母了。。。小时候的老屋,前面是个庭院,不是很高的那种,院墙都是父亲在田野里一肩一担挑回来用泥巴堆砌而成的,为了让墙头不受风吹雨打而倒塌,父亲会在最上面一层镇上草皮,好能坚固持久一点,还不远不近的插上点仙人掌(那时候仙人掌多)。仙人掌,耐高温,耐干旱,好打理,型似肉掌,无叶,身上长满了小刺。每当雨水季节来临,它们就会在墙头上疯长,发芡再生,一个引着一个,长成了一窝,到最后满墙头上都是,沉重了就会顺着墙头批下来,但它们依然昂着头。夏季了,它们在墙头上还开起了淡黄色的小花,虽然不是那么艳丽却也绽放光环。秋冬季节,它们的颜色会变得越来越深沉,墙头上的狗尾草早已经趴了下来,无力的耷拉着脑袋,只有仙人掌还在傲然挺立,虽然严寒冻坏了它的外衣,它的身子,但它们依然执着顽强,它们坚信,寒冷的冬已来春天还会远吗?冬去春来,它们无悔的守候着永恒,沉潜着生的希望。别看仙人掌满身是刺,不受待见,可它的茎却有很大的用途,可以起到清凉消肿的功效。记得那个夏天,我三哥的大腿根上起了个小疖子,一开始也没当回事,以为等它熟了,把里面的脓给挤出来不就好了,那个时候孩子们身上总是好喜欢生这样那样的小包小点的,好似都习惯了。哪成想它就是不熟,而且还越长越大,疖子的头还呈现红色的,不挨也痛挨着就更痛,影响到了走路。也不知道母亲是听谁说的还是自己就知道的。她把墙头上的仙人掌用剪子剪下来然后小心翼翼的刮掉它的刺再把仙人掌外皮剥去,然后放在石块下把仙人掌捣烂,用一块干净的布包起来敷在三哥肿胀的大腿根部位上。就这样几个疗程下来,疖子明星软化了,不像原先的硬邦邦的不挨都痛。再后来终于把它连根拔除,好深的一个小圆洞,看着都心疼。母亲说,这不是疖子而是‘疔’,它比疖子更厉害更难以好,要不是用仙人掌敷,恐怕真的难以好起来,医院里去做小手术挖掉它。现在想起来,真是‘丹方治大病’,虽然不是什么大病,在那个缺钱少衣的时代,也足以让你雪上加霜了。我蹲下身子仔细端详着眼前的仙人掌,感受到它的坚强。小时候墙头上的仙人掌就是这个模样,可是我早已不是小时候的那个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