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学术交流峰会 http://pf.39.net/bdfyy/tslf/230621/14078265.html冬日里的阳光总是珍贵的
一缕暖阳就能讨人欢喜
这个冬天
何不去拥抱煦日阳光
明媚你的冬日时光呢
李瑜
摄
凉山州·会理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
位于四川省最南端、地处攀西腹心地带
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
是连接川滇的“南丝路重镇”
素有“川滇锁钥”之称
倪琦
摄
这里属中亚热带西部半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温度15.1℃
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宜人的气候条件
干湿季节明显,日照充足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
是个名副其实的“小春城”
黄正伟
摄
在冬日
和一座温暖城市相约
漫步阳光下
目之所及都是惊喜
李星
摄
会理古城
会理古城是
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卫城
四街三关二十三巷的棋盘式格局
至今保持着原有的布局和风貌
蜀韵滇风的无声浸润
让这座千年古城在历史的烟云里
留下了厚重的文脉
如今,千年古城焕发新的活力
会理古城被国务院列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周能发
摄
冬日的会理古城
在暖阳下正谱写着一首温柔之歌
李星
摄
你听
古城的鸟儿在欢唱
行人交谈声
屋顶鸽子咕咕声
来往商贩推着鸡公车
吆喝声由近及远
......
在这里,遇见阳光
漫步会理古城
感受千年古城的韵味
这座古老又现代
悠闲又浪漫的古城
白天有熙熙攘攘的人群
夜晚有宁静恬淡的巷道
桥下流水潺潺
暖黄的灯光照亮每一块青石板
让古城之美在每个角落展现
李星
摄
漫步会理古城
阳光洒向城墙
脚踏青色的砖瓦
古城风貌尽收眼底
城墙上斑驳的印迹
正诉说着古城故事
李星
摄
悠闲地走在这里
看白云游走
看阳光流淌
坐在城楼上
点一杯清茶
推开雕花的窗户
微闭双眸
深深吸上一口气
似乎连时间的界限都模糊了
思绪也随风飘散
当落日余晖洒在身上
悠闲惬意的一天让人留恋
会理会议纪念地
李星
摄
会理会议纪念地
位于会理仙人湖畔
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李星
摄
会理会议是长征中一次重要的会议
它统一了中央红军的战略思想
进一步巩固了“遵义会议”的成果
李星
摄
景区气候宜人
植被茂盛
有许多红色文化遗址
李星
摄
瞻仰会理会议遗址
漫步环山步道
听鸟鸣松涛,观层峦叠翠
李瑜
摄
龙肘山
龙肘山位于
会理市西北的龙泉乡境内
因山势蜿蜒
主峰顶如神龙昂首
两侧峰耸立似巨龙运肘
故而得名
张成发
摄
龙肘山顶
是观日出、云海、佛光的绝佳胜地
站在海拔米的龙肘山顶
极目远眺,山峦起伏
苍翠欲滴,一览众山小
平畴沃野、村庄农舍、河道城郭
远山近水如水墨画卷般尽收眼底
惠永桂
摄
当漫天霞光穿透云层洒向山头
诗意无边,温柔了整个冬日时光
熊庆奕
摄
仙人湖
会理仙人湖
始建于年
距会理市7.5公里
湖光山色,美景如画
刘崇宇
摄
湖边有白鹳、白鹭
等水禽栖息
在湖面上空展翅翱翔
在湖岸树梢傲然兀立
飞燕掠水,翠鸟猎鱼
张成发
摄
夕阳西下
阳光给云层镀上一件金色纱衣
湖光潋滟,水天相接,共为一色
会理美食
会理地处川滇交界
是南方丝绸之路重镇
这里各种风味小吃种类非常丰富
羊肉粉、鸡火丝饵块、铜火锅
......
让人流连忘返
铜火锅
是会理“三宝”之一
用铜火锅烹饪菜肴
有一种特殊的美味
是会理人喜爱的烹饪方式
李星
摄
铜火锅以杂菜炖煮为主
鲜香高汤淹过食材
加入炭火慢慢熬制即可
锅内丰富的食材
随着炭火慢慢加热
鲜香入口,妙不可言
李星
摄
羊肉汤锅
是会理的“当家”美食
肉质选用会理黑山羊
鲜肉色泽红润
肉质细嫩可口
乳白色的汤里
夹一块羊肉,蘸上佐料
羊肉带着皮
吃在嘴里
口感细腻,羊皮软糯
令人回味无穷
李星
摄
会理羊肉粉
用黑山羊肉
搭配醇厚的羊肉汤
撒上薄荷叶
来上一口
神清气爽,十分满足
李星
摄
筒子骨
可谓是会理古城
夜宵界的“扛把子”
李星
摄
位于会理古城西街
是当地有名的“筒子骨”一条街
所熬制的“筒子骨”
选用优质筒骨,加上秘制配方
用小火慢炖而成
骨油呈乳白色,油而不腻
李星
摄
鸡火丝饵块
以会理特产的饵块丝
鸡肉丝、火腿丝
鲜肉丝共同烹制
汤清味浓,鲜美爽口
李星
摄
熨斗粑
小巧玲珑、清香可口、甜而不腻
外皮在炭火炙烤下
金黄酥脆、芳香扑鼻
李星
摄
去温暖会理
沉醉在冬日古城的温柔
看山川在霞光下熠熠生辉
感受阳光的馈赠~
—END—
素材来源:五彩凉山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会理旅游、会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