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角遇到神丨角神与骑凤仙人,古建筑构 [复制链接]

1#

建筑不仅是技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中国千年历史文化中,古建筑是智慧和艺术的融合,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本期,我们要来了解的是,古建筑转角处的艺术,那些栩栩如生、造型生动的人物形象——角神与骑凤仙人。

角神

角神,是古建筑斗栱中的艺术构件,位于转角斗栱由枊之上,由平盘斗承托,其顶端支撑角梁。

其形制如同宋《营造法式》所说:“若宝藏神或宝瓶”,即“宝瓶”形象和半蹲的人形形象,称“角神”,清式建筑通称“宝瓶”。

木结构古建筑中,木构铺作层是最引人注目的内容之一。角神,却是非常不起眼的一个,因为这个构件由于性质和所在位置特殊,并不是每一组铺作层中都有。

该构件与所在铺作层中的其他构件结合程度不密切,常常堕掉无存,而且它的构造作用不大,主要起装饰作用。

明清以后,虽还保留着斗上放置角神的做法,但已不是人物形象的角神,而是宝瓶,地面建筑上保留的角神实例已不多见。

“宝瓶”至迟出现于北魏时期,至明清时期,“宝瓶”仍是塔刹中的主要形式,当时为“金宝瓶,容二十五石”的空心体。

根据材料,常见有砖雕、石雕、琉璃、金属四种材料,分为独立“宝瓶”、多重组合“宝瓶”和与相轮结合的“宝瓶”三种类型。

角神的产生有这几个说法,古代人创造角神,用来表现集千钧之力用于支撑建筑,《宋史·礼志》中有“四隅之阿,四柱复屋”,反映了以四柱支起屋顶的结构特点。

中国远古神话中产生了角神,代表支撑天空,表明当时认为有四山支撑着天空。总的来说,中国古人对四角支撑物有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