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二课我们是否真正渴死过一颗仙人掌科 [复制链接]

1#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在我们的养殖环境下,想要把一颗仙人掌科植物渴死,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像第一课所描述的一样,仙人掌科植物为了能够让自己在那残酷和贫瘠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它们进化出了一系列的“技能”和“武器”,而这些“技能”和“武器”的终级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应对干旱!在那些由“技能”和“武器”构筑的防御机制下,它们可以在干旱或者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自主的将自身生命延续所需的养分消耗降至最低,它们是强大的、完美的生命自主体,它们拥有足够的能力和耐心伺机潜伏、猎捕春雨、然后绽放。所以说,想要把一株仙人掌科植物渴死,特别是在我们的家庭养植环境下,其实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同时,也正是因为仙人掌科植物在应对干旱方面的强大技能,所以才使得它们的外表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图4:Gymnocalyciumvatteri裸萼属一本刺)

?

?那么我们的仙人掌科植物到底是怎么离开我们的哪?归根结底来说有三点:

??1)不假思索的给水

??植株不发根或不生长,给水;

??植株萎靡不振或状态不佳,给水;

??植株生长缓慢或者不开花,再给水……

??这基本就是我们当前的主体养植模式。水是生命的发动机,但水绝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对于新来的或本身就存在着一些隐患的植株,这种不假思索的给水,绝对是一个危险的行为!

??这里还有一种错误,叫做:我们觉得它渴!表土才干三天,心里就开始发怵,不给它一水就浑身不自在,其实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还是基于我们根深蒂固的养植习惯和对仙人掌科植物生长规律的未知!

(图5:Ferocactusrecurvus强刺球属日出)尺寸2cm,挖出一直未种,晾根半年后的状态。图片拍摄于年5月中旬。

(图6:Ferocactusrecurvus强刺球属日出)球径2cm,挖出一直未种,晾根半年后的状态。图片拍摄于年5月中旬。

(图7:Ferocactusrecurvus强刺球属日出)球径2cm,挖出晾根半年后种下,于3个多月后慢慢饱满,并发出新刺。图片拍摄于年9月初。

?

?2)无休无止的移栽

?“种了半个多月了,它长根了没有?挖出来看看,耶,长根了。”于是,拍照晒图;

?“都一个月,为啥不长了?应该是僵住了。”于是,挖出修根;

??半年后:

??“大神们都是全颗粒配土,这盆里的两成泥炭显示不出我的水平。”于是,翻盆换土;

??一年后:

?“这颗基因不行,得再找颗好的。”

?……

?这个案例虽然比较极端,但相信我们都曾重复过这其中的某一环节。其实即使我们再小心、再温柔,在进行以上环节时,损伤植株根系和消耗植株元气的后果,也没有办法完全避免和消除,而这种没有办法完全避免和消除的后果,又会一览无余的在植株身上予以体现,于是周而复始、积患成疾。

??所以,上盆之前一定要考虑周全,一旦种定,至少保证3年不动。也许有些朋友不禁会问:

?“植株僵苗不长怎么办?”

?“配土不理想或植料粉化怎么办?”

?“得了根粉等虫害怎么办?”

??三个字:带盆调整!

?

(图8:Gymnocalyciummazanense裸萼属魔天龙)年7月某宝购得。

?

(图9:Gymnocalyciummazanense裸萼属魔天龙)年7月某宝购得,经过短暂的缓苗后,移入该盆4年多未动。图片拍摄于年11月17日。

?

??3)高温高湿的环境

??如果说前两点只是对植株生长规律的干扰,那么这一点则是对植株生理系统的打击。我们都知道在它们原产地的环境中,高温的同时,伴随的是干旱和通风;然而在我们的家庭养殖环境下,高温的同时,伴随的是则高湿和密闭。这是其生长环境上本质的不同,这不仅违背了它们的生存理念,更是使得它们千百年来进化出的、赖以生存的“技能”和“武器”无法施展,因为无论是从它们的根系组成部分出发,还是从它们的外表结构特征而论,甚至从植株的“生理”“心理”等方面考虑,这显然都是不正确的,因为其一系列的构造、本领,甚至天性,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应对干旱和贫瘠!

?正所谓:成,也高温高湿;败,也高温高湿!

?高温高湿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使植株获得最快的生长速度,能有效的缩短植株的繁衍和培育周期,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获得植株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在该环境下植株的生长速度随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上升而加快,一般当温度大于38度时,这种正比关系便会被打破,植株开始进入休眠。

(图10ophophoraewilliamsii乌羽玉属乌羽玉)年中旬购入时上家供图,尺寸1cm。

?

??高温高湿最大的坏处,就是由于植株生长速度过快而带来的一系列生理缺陷,这些缺陷主要表现为:稀疏的刺座、较薄的表皮、生长素浓度的降低和干物质的缺失等等,并且这些缺陷,会随着植株生长速度的增加和植株个体的增大而越演愈烈。这些缺陷导致的最终后果除了观赏性的降低、繁衍功能的下降和植株寿命的缩短外,还有一个较为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极易受到有害菌的侵蚀和感染,而有害菌却又最喜欢高温高湿和密闭的环境,所以很多东东在这种环境中养着养着就走了,甚至有的东东晾着不种两三个月都没有问题,然而种下才给了一水就烂了。(前者是由于植株生长速度过快而产生的生理缺陷,并且这种缺陷会随着植株个头的增加而增大,最终被侵蚀或感染;后者是因为:前期干燥的环境使得其体内的暗伤或某些缺陷得到抑制,而当其置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时,其体内的暗伤或某些缺陷得也爆发)

?

(图11ophophorawilliamsii乌羽玉属乌羽玉)系图10养殖五年后的样子,图片拍摄于年中旬,尺寸3cm左右。

?

??在我们的养殖环境中,任何企图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来达到根治有害菌的目的的,那都是枉然,现行的任何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菌类发展的速度而无法根除,而一些“传说”中的微波大法、水煮锅炒等,或许可以在极短时间周期内将菌类根除,但根除的不仅仅是有害菌,还包括有益菌,所以这些大法不仅收效甚微,还极有可能会造成后期的菌类大爆发!

??其实菌类无处不在,无论是盆土、根系、表皮,还是生长点,它们无时无刻都在相互抑制、相互平衡和相互发展,所以在应对菌类方面,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养殖环境入手,杜绝或避免营造出适宜菌类快速发展的环境,以便营造或者维持菌类相互平衡的状态,对于少数量的菌类,只要植株健康或者没有什么太大的缺陷,那么它们则完全可以自己抵御。

梦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