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辑(2)
有情趣的人,
才能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介绍
施昊言,乐清市乐成一小四(4)班的学生,喜欢看书,喜欢旅游,喜欢用自己的笔记录生活。每个寒暑假,都会随爸爸妈妈去一趟长时间的旅游。从一年级开始,他就喜欢给自己的旅游照片配上文字(自己说,妈妈做记录),随着年级升高,每趟旅游回来,会用美篇图文写游记。当自己的文章得到了别人的点赞时,昊言也尝到了写作的成功感,原来写作也不难,只要用心记录生活中发生的点滴事情。
喜欢看书的他,尝试着用笔去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会在书中做批注,会自己定主题用各种导图去梳理书本内容,会摘录书中自己喜欢的词句。三年级暑假第一次尝试写读后感,作文获得乐清市爱阅读暑假征文评比一等奖,推荐参加温州市爱阅读征文比赛,荣获温州市小学组一等奖。这次获奖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使他懂得:阅读是写作的无穷源泉,文章不仅仅是记录生活,还要融进自己的思考。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笔耕不辍,在乐清市我和《语文小报》的故事征文中荣获二等奖;有一篇文章在省刊物上发表,有五篇文章分别发表在《语文小报》和《乐清日报》上。这一段时间的写作经历让他更深刻的体会到,好文章离不开自己的亲身经历,恰恰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之后,不仅情感丰富了,而且心去感受生活后,文章的画面才会写得细腻,才会有真情实感。
昊言酷爱美术和打鼓,学习之余常会画张画,打首曲子来调剂自己。他常说,一个有情趣的人,才能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作品(1)
获奖篇
夏洛,放飞梦想的榜样
——读《夏洛的网》有感
为你结网,因为你是我的朋友,
逆行而上,因为这是我的责任,
这些因为,可以提升一点你我的生命价值,
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为你结网,因为朋友
一只蜘蛛轻巧的从网上挂下来,一头憨态可掬的小猪蹲坐在地上,始终注视着这只蜘蛛,好一幅充满爱的画面呀!这是《夏洛的网》这本书的封面。
这本书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朱克曼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最可怕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是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了,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我救你”。于是,夏洛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了“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这些字样。这些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终于让它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特别奖和一个安稳幸福的未来。但这时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产下卵后就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也许没有人知道一只灰蜘蛛曾经起过最重要的作用,但威尔伯小猪永世忘不了他。读完故事的我,更忘不了他。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善良,当朋友身处困难时,他勇敢地挺身而出,想尽办法帮助自己的朋友;在他身上我读懂了友情,原来喜欢一个朋友,可以付出一切,甚至是宝贵的生命,这无私的爱让我震撼;在他身上我知道了原来一只蜘蛛也是有追求的,他不甘心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他认为给威尔伯织网可以提升一点他生命的价值,因为人活着就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逆行而上,因为责任
不仅书中有夏洛,疫情期间,爸爸经常把有关疫情的各种各样的报道给我看,我才发现,伟大的“夏洛”就在我们的身边。
医院成为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医护人员明知这种疾病的传染性很大,在疫区物资、设备缺乏的情况下仍旧以“*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迎难而上,铤而走险。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默默的行动演绎着最美的“逆行”。其中最让我骄傲的是参医院李青青护士阿姨。她是乐清唯一一个参加援鄂的医护人员。她凯旋归来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笑着说“我作为医护人员,就应该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我们的责任。”爸爸也是医护人员,他告诉我,这淡淡笑容的背后有多少鲜为人知的危险和辛苦。为了减少防护服的消耗,像李阿姨这些前线人员需要六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不吃饭、不喝水。每天都需要给病人输液、抽血、测量生命体征等护理工作,而且要为患者整理大小便、喂饭,甚至还得想尽办法去缓减病人的心理压力,给他们更多的关怀与信心。听着爸爸的话,我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一幅幅那忍不住落泪的画面:被口罩磨破了的脸颊,被汗水湿透的后背,那双泡胀的手……如此辛苦,李阿姨却说“当看到一个个病人康复出院,她感受到那种新生的喜悦,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更没有人不怕危险,李阿姨她们不害怕,只因为“责任”!她们的美与善,在面对困境与艰难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们是最美的天使,最伟大的“夏洛”。
“夏洛”们,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我要向“夏洛”们学习。
(温州市“爱阅读.暑假读好书”征文评比一等奖乐清市“暑假读好书”征文一等奖)
作品(2)
获奖篇
有你,真好
——我和《语文小报》的故事
你,是我的启明星
三年级时的一个暖暖午后,阳光透过教学楼窗前繁茂的枝叶缝隙,洒下斑斑点点的树影,我踏着轻快的脚步推开教室的门。“嗨,施昊言,你的文章登上了《语文小报》,快点来看看!”万国昊边叫边把我拽到了位置上。文章的标题《风信子观察日记》和自己的名字印入我的眼帘,难以置信的我赶紧揉揉了眼睛,盯着报纸看了好久,天哪!是真的,没错,确实是我的文章!我把报纸捧在手里,各种滋味涌上心头:记得方老师读谢艺宁发表在上《语文小报》上的文章时,我是多么的羡慕,希望自己也能把作文变成这小方块的铅字;投稿之后,一连好几个星期没有在报纸上见到自己的文章,我想应该是石沉大海了……想不到,却收到了惊喜。
回家之后,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妈妈也从学校里拿回了这期的小报。原来,我的文章不仅仅是自己的同学会读到,还有那么多学校的同学都会看到,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妈妈,接下来我一定坚持写作,相信我还会有文章在《语文小报》上发表的。”
“文章的发表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继续加油哦!”妈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
就这样,在三年级刚开始写作的时候,《语文小报》就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接下来的一年时光里,我笔耕不辍,好几篇文章被刊登在杂志《天天爱学习》和《乐清日报》上,这个学期我在乐清市“暑假读好书”活动征文比赛中荣获了一等奖,文章《夏洛,放飞梦想的榜样》获得了温州市“爱阅读.暑假读好书”征文评比一等奖。
你,是深情的引路人
上个学期,我迷上了杨鹏的《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缠着妈妈给我买齐了他的这整套书后,还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