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历史上奇怪的保密工作 [复制链接]

1#

咱们经常听说这样的事,比如甲对乙说了一个秘密,然后告诉甲说“这事儿,我就跟你说,你可一定要保密啊”,然后没过几天这个所谓的秘密,一传十十传百就成了全国皆知的秘密了,你要说什么头发护理的秘密吧,他说了也就说了,这要是人命关天的事儿,那后果可就严重了,今天咱们就说一个历史没有大脑的泄密者,他是谁呢?

说在公元前这一年,郑国的国君郑庄公突然得病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即位的就是太子姬忽,太子姬忽是长子,追随父亲南征北战,战功卓著,智勇双全,所以他的即位,让全国人民都很高兴,大家认为很好,国家有希望了。不过很不幸的是,姬忽有一个弟弟叫姬突,姬突跟他哥哥一样,也是郑国的名将,能征善战,很得民心,这就坏了不是,俗话不是说吗?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这会儿是两只公的,这在同一个地盘上,那不等着出事吗?

姬突一看大哥即位了,害怕大哥找自己麻烦,打了个包袱,就去宋国他舅舅家避难去了,姬突的舅舅是谁呢?他姓雍,是当时宋国国君宠信的大夫,要是在宋国打听打听雍氏家族,那没有不知道的。那可是位高权重的一家呀,舅舅一看外甥来了,心里就琢磨:凭什么郑国国君就非得是姬忽,不能是我外甥姬突呢?不行,我得想个办法,帮我外甥把郑国国君的位子给抢回来。可是要么办呢?

姬突的舅舅就和宋国的国君,也就是宋庄公商量,要想办法废掉郑国的国君,改立自己的外甥即位。君臣二人叽叽咕咕密谋了一阵,定出一条计策。过来那么几天,郑国大夫祭仲接到了一张大红请柬:宋国国君郑庄公邀请他去宋国公费旅游。祭仲挺高兴,乐呵呵的就去了。出国旅游考察开始的时候,宋国对他表现的十分友好,管吃管住,殷勤招待,宋国的著名景点都留下了祭仲的的身影,但祭仲不知道,正有一个天大的阴谋在等着他。

这天晚上,祭仲回旅馆打算休息,打开门一看:嚯,床上躺着一位美女。祭仲有点近视,眼神不太好,影影焯焯就见着床上有这么一个人,就想往前凑凑,看看,这是谁?刚凑到床边儿上,身后的门哐当就让人给踹开了,宋国国君宋庄公带着满朝文武外加大小亲戚都来了:“哎呀,好你个祭仲啊,我宋国好心好意的招待你,好吃好喝供着你,你竟然敢调戏我的小妾”。这招这就叫仙人跳,这种用女色骗钱财的招数,从古至今是屡用不衰,现在听起来更是一点都不新鲜

但是作为一国的国君玩仙人跳,宋庄公可以说是历史第一人。祭仲也不傻,一看就明白了,他就说:“咱有事说事啊,不带这样的啊,你到底想让我干什么您就直说得了”。姬突的舅舅这会儿从后头钻出来了:“呵呵,大夫莫怕,实话跟你说吧,我们觉着呀,你们郑国的国君不咋地啊,我这外甥姬突比姬忽更适合在贵国的领导岗位上工作,这样吧,你要是能帮我家姬突登上郑国国君之位,那么今天这事儿啊,就算是过去了,而且呀,我国呢,会送你*金万两,保证你一辈子荣华富贵”,祭仲一摆脑袋,正想严词拒绝。姬突的舅舅又说了:“如果大夫您不同意的话也没事,我们呀,就给你们家写封信,就是说您在我国旅游的时候啊,突发羊角风,不慎掉进了鳄鱼池了,你看着办吧”。祭仲最终沉默了一会儿,长叹一声:“唉,想不到我这一世英名今天就毁在这近视眼上了”。于是就和姬舅舅签订了*变合同,答应送姬突回郑国继承君位。

祭仲回到郑国,一方面感到不好意思和国君姬忽见面,另一方面呢,也在等待机会,所以就一直称病不去上朝,一直等到宋国车马乘兵临郑国都城荥阳城下,这乘有多少*队呢?

春秋早期的*队都是贵族的私人武装,配以一定的国人部队,所以人数相对比较少,一乘是30人,车上有三人,左边是弓箭手,中间是驭手,右边是割手,就是刀割的割,可不是唱歌的歌,车下呢,有步兵12人,辎重兵15人。到了春秋中后期,随着战争的愈演愈烈,各个国家的力量也都有所增强,*队国家化使平民进入了*队,人数也就大大增加,每乘车上三人,徒兵72人加上25个辎重兵,差不多正好是人。如果这么算的话,那也就是说,宋国这次带来的*队差不多有2万人。这可是非常庞大的*队数了,当时的宋国人口最多也就80万人,能凑出2万的贵族武装,那基本是倾全国之*力。

祭仲听说宋国的兵马已经到了,他就提前把众卿大夫哄到了家中开了个会,屋子四周事先藏了很多的武士,做好了两手准备。祭仲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大家一看事已至此,也只好妥协。祭仲和大家写下了联名奏章,劝郑昭公姬忽退位,城外是大兵压境,朝内群臣劝退,郑昭公只能眼含热泪告别妻子,向魏国投奔而去。

当了几年国君之后,姬突越来越觉得没意思,为什么?因为这个祭仲太能干,什么事儿他都管,姬突想了想,觉得自己这个国君好像没什么事可干,一点实权都没有,整个就一花架子。而且呢,宋国自认为在迎立郑厉公这件事儿上,功劳很大,贪婪无度的向郑国多次的索取感谢金,先是逼着郑国割让了三座城池给送国,接着就要求郑国支付白壁百双,白壁就是白玉,还有*金万镒,镒是一个重量单位,1镒相当于20两,万镒呢?您自己算算。宋国还要求郑国每年要交给他们谷子3万石,这基本上就跟日本*子跟袁世凯签的21条差不多,结果宋郑两国的关系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很快的反目成仇了。

有一次,姬突去打猎散心,看到草地上的野鸡到处乱飞,长叹了一口气,“唉,我这一国之君,还不如鸡活的痛快呢。”一旁随行的有一个雍纠的人,这个人是祭仲的女婿,但是祭仲很看不上这个女婿,所以两人之间的关系很不好。雍纠一看姬突叹气,就连忙劝道过去:“国君,您这是怎么了?什么事让您这么不高兴呢?您跟我说说,说不定我能帮您出出主意”。姬突看了看这位祭仲的女婿,说道:“我闹心啊,就是因为你那个老丈人,我想把你老丈人给宰了,这事儿我能跟你说吗”?想到这儿,又叹了口气。雍纠一看立刻下跪,大义凛然的说:“国君,我是您的臣子,常言说”君辱臣死”,您要是有什么难办的事儿,只要您愿意告诉我,不论是刀山火海,哪怕是杀人放火,我都给您办了”。姬突说:“那祭仲不是你老丈人吗?你能下得了手对付老丈人吗?”

雍纠哈哈一笑:“那都是*治婚姻,就像浮云一样,我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姬突说:“那你打算怎么对付祭仲?”雍纠道:“都城南边有一座百年老宅,最近我听说有妖魔*怪作祟,祭仲明天要去那里进行祭祀活动,晚上还要在那里吃饭,我事先埋伏下一支小分队,到时候把他乱刀分尸,你看怎么样?”姬突一听很高兴:“哎呀,想不到我身边还有这样的人才呀,我怎么早就没看出来呢?这真是大大的功臣。”夸奖了雍纠一通,嘱咐他一定要严加保密,这才美滋滋的回宫去了。

原本这个计划可以说是天衣无缝,祭仲对自己这个女婿没有任何怀疑,然而雍纠却犯下了一个大错,是什么大错?雍纠和国君定下计划要杀自己老丈人之后,回家后看见自己老婆雍姬,觉得这事儿应该和他她再研究一下,讨论讨论,于是就说了:“爱妻呀,有件事我想跟你商量商量,帮我想想有没有什么想的不周到的地方”,妻子就说了:“什么事儿啊”?雍纠说:“明天你爹要去都城南边百年老宅祭祀吃饭,我事先埋伏下一支小分队,到时候呢就把他乱刀分尸,你看怎么样啊”?妻子说:“啊,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清楚”。雍纠就又说了一遍,最后还强调了怎么一句:“这事儿你跟谁也别说啊”,妻子说了:“哦,行,我跟谁也不说”。雍纠说完了就睡了,妻子雍姬躺在床上,想来想去,思前想后:“不行,要杀我爹,还事先告诉我,还让我跟谁也别说,这叫什么事啊?不行,我得去跟我娘商量商量”。说干就干,雍姬连夜就去找自己的母亲,上来就问:“娘啊,您说这一边是父亲一边是丈夫,哪个更亲呢”?她母亲说:“那还用问吗?是个男人都可能成为你的丈夫,可是父亲,不就只有那么一个,这怎么能比呢”?雍姬一听,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就说了:“老娘啊,我跟你说件事,你可跟谁也别说啊,明天我爹要去都城南边的百年老宅祭祀吃饭,我丈夫事先埋伏下了一支小分队,到时候把我爹乱刀分尸,这事我可就告诉你了,你跟谁也别说”。雍姬的母亲虽然是面部抽搐啊。不过还是表现的比较淡定,说:“行,我明白,我跟谁也不说”。等雍姬走了之后,这个秘密的暗杀计划,也就成了尽人皆知的秘密,得知消息的祭仲马上派人到雍纠家里把雍纠五花大绑秘密审问,一问雍纠什么都说了,什么国君怎么怎么不喜欢祭仲啊?我怎么怎么计划着刺杀之类,祭仲听了是怒火冲天,当场下令把雍纠处死,尸体扔在了一个池塘示众,以警告幕后的郑厉公姬突,姬突听说雍纠死了,心里知道大事不好,刺杀计划已经流产了,36计走为上,郑厉公就跑啊跑啊跑啊,一直跑到了边境,边跑边想:“不对啊,这事我们干的这么隐秘,怎么就让祭仲知道了”?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后来就有人给他传消息,说是这么这么这么回事,这姬突气得跺脚大骂:“谋及妇人,死不易哉?”意思是,这么天大的事儿,竟然还跟老婆商量,真是活该死了你。雍纠的惨痛教训告诫我们,守口如瓶,其实是一种人命关天的美德来。

这故事的最后怎么样了呢?话说郑厉公先是逃到了蔡国,但是不久呢,他带着一票亲信,杀回了郑国,夺取了一个城市,组建了一个流亡*府。郑厉公逃跑之后,满怀歉疚的祭仲迎回了当年被他搞下台的姬忽,姬忽第二次就任郑国国君,史称郑昭公。郑国的*局一动荡,其他的国家可就高兴了,最高兴的要属鲁国的鲁桓公,鲁桓公成天没事就想着要统领诸侯,一看,哎呀,你们郑国这是肿么了,我帮你们整理整理吧,于是马上约请宋国、魏国、陈国等国的国君一起开了个会紧急磋商,力主干涉郑国的内*,重新拥护郑厉公上台,经过一阵子的讨价还价,利润核算之后,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出兵攻打郑国。

但是这次*事行动并没有取得胜利,看来郑昭公姬忽确实在打仗上有那么一手。第二年联合国又来了,鲁国,魏国,陈国,蔡国等组成了五国联*,再次进攻郑国,双方交战是十分的惨烈,但是结果出乎意料,五国联*还是没有能打过能征善战的郑昭公。

郑国在郑昭公的主*下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厉害了,渐渐又恢复了大国气象。不过可惜的是,就在郑昭公姬忽年富力强的时候,却死于一场*治谋杀,到底是谁下的*手?

原来在郑昭公还是太子的时候,郑国有一个大臣叫做高渠弥,当时的郑国这个国君郑庄公,觉得他是个人才,准备提拔提拔他,但是姬忽就跟父亲说了:“听说你要提拔一个叫高渠弥的人,是不是?”国君郑庄公说:“是啊,他挺能干的,怎么着?你听说过这个人吗?”姬忽就说了:“我确定这事一定要慎重,我听说高渠弥这个人人品很有问题,满朝的文武都很讨厌他,这样的人,还是不要提拔他为好”。但是郑庄公不听啊,仍然提拔了高渠弥,这事儿啊,就这么过去了。

一晃很多年之后,等到姬忽就任国君之后,他是越来越讨厌高渠弥了,就对他处处打压,处处排挤,高渠弥心里想了:“看来,我想得到国君的欣赏是不可能的,只要郑昭公在位,我早晚有一天得让他杀了,那我怎么办呢”?高渠弥索性豁出去了,一不做二不休,发动了*变,杀死了郑昭公,这时郑昭公才当了两年的国君,他还没来得及将父亲的事业发扬光大,就成为了*治斗争的牺牲品。(转采于话说天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