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梵天东土,并蒂莲华中国古代佛教造像下 [复制链接]

1#

山东

蝉冠菩萨造像

东魏(-年)石(彩绘贴金)通高.5厘米像高97.2厘米头光直径52厘米

蝉冠菩萨像于年出土于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时断为三截,后经修复拼接完整。年7月初被盗,流转到英国文物市场,年被日本美秀博物馆(MihoMuseum)花费巨资购得,成为该馆的展览文物。后在中日双方多次交涉下,在年1月,蝉冠菩萨像回归中国,入藏山东博物馆。

菩萨戴高冠,冠正中饰以蝉纹,故称蝉冠。嘴角微翘,面含笑意,头光的正面和背面都做成内层莲瓣、外层同心圆的样式。斜披内衣,双肩覆搭披帛,帛带于胸前打结后分向两侧,下垂至小腿侧再向上折,最后各自绕两手肘下垂,两肘外侧下垂的帛带已残缺。下身穿着长裙,裙袂处分布密集皱褶。菩萨身躯修长,装饰华丽,双层项链,璎珞从两肩的圆饼形饰垂下,在腹前的一颗硕大的宝珠处交叉绕向身后。蝉冠最早为汉代时侍从官所佩戴,侍从官经常陪伴在皇帝的左右,后代常常以“蝉冠”比喻显贵、高官,“蝉冠菩萨像”也由此寓意其高贵的身份。此种形制的菩萨,在世界范围内亦属罕见,弥足珍贵。

菩萨立像

北齐(-年)石高厘米宽32厘米厚15厘米山东省诸城市南郊体育场出土

菩萨出土时残损较为严重,后经修复,基本恢复了原有面貌。菩萨头戴花冠,脸庞丰腴,双目下视,小嘴厚唇,脖颈细长,项饰精美,肩挂串珠,裸露双臂佩戴臂钏,披帛在腿前、膝前横列两道打结于胸前,跣足而立。本件立像雕工精细,衣纹、帛带流畅,且保存基本完整,较为难得。

佛立像

北齐(年-年)石通高厘米宽30厘米厚14厘米

佛像整体圆雕,保存较完整,立姿,面相圆润。袈裟薄衣贴体,衣纹基本不见,左右手均残断,跣足立于圆台上。造像贴体无衣纹的袈裟样式与青州造像北齐圆雕佛像中的一类相似,身体线条颀长优美,体现了这一时期山东诸城地区造像的独特艺术风格,也体现了印度笈多艺术对山东造像的影响。

一佛二菩萨像

东魏-北齐(年-年)石通高厘米宽73厘米厚15厘米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窖藏出土

主尊佛像磨光肉髻,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残损,跣足立于圆台上。左、右胁侍菩萨均头戴冠,宝缯垂肩,饰项圈,着天衣,跣足立于双龙口中吐出的的莲台上。三尊像共用一整个舟形背屏,在背屏上分别彩绘出各自的头光与身光。背屏上部正中为一单层侧面塔,装饰华丽,两侧环绕飞天六身,二身托塔,四身分执笙、箜篌、琵琶、排箫。飞天下方有化生童子两身,侧身向主尊作礼拜状。主尊足下有榫,原应另有台座,现已不存。此件背屏式造像体现了青州地区造像风格的成熟。

佛立像

北齐(-年)石通高厘米宽37厘米厚20厘米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窖藏出土

佛像采用圆雕工艺,石灰岩材质,面相圆润,双目低垂,螺发细密,肉髻低圆,小嘴厚唇,嘴角微微上扬,似在微笑。内层头光饰以莲瓣,外层施以线刻彩绘同心圆纹饰,头光残存部分上尚存四身浅浮雕化佛,身着通肩袈裟,彩绘田相纹,朱红色。左臂上举,左手残,右手下垂提袈裟下摆,跣足而立于圆台上,圆台下有榫,应有可插之莲台,惜无存。这种袈裟几乎没有衣纹的佛像表现,是青州北齐时期佛像的特色,显示出印度笈多艺术对青州地区的影响。

佛立像

北齐(-年)石通高厘米宽45厘米厚25厘米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窖藏出土

佛像通体圆雕,石灰岩材质,肉髻低圆,顶饰螺发,佛面圆润丰满。头光内层饰以莲瓣,外层以线刻同心圆及忍冬纹装饰,最外层雕七尊坐姿化佛。身着通肩袈裟,袈裟上以阴刻线表达衣纹,线条简洁。胸部平坦,腹部隆起,右手牵袈裟衣角,左手及双足均残。在这件造像我们可以看到印度笈多艺术在北齐的本土化改造。

思惟菩萨像

北齐(-年)石高71厘米宽28厘米厚19厘米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窖藏出土

思惟像是各类佛教石刻造像之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为左腿自然下垂、右脚踝置于左膝上的半跏坐姿,右肘部支撑在右腿上,用右手掌或手指支撑着下颏,左手扶住右脚踝,称为“思惟像”。呈思惟姿态的造像身份常见的有释迦太子、弥勒菩萨、观音菩萨等。思惟菩萨像并不在青州系造像中占有突出地位,而在河北曲阳白石小型造像之中此类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发展出了双思惟像甚至有镂空的双树双思惟像。青州此类造像不仅体量明显大于曲阳同类造像,绘彩雕饰也呈现不同于曲阳的风貌。其下半身大面积涂朱,彩绘保存情况较好,另外菩萨身下形制独特的筌蹄座亦是这一时期青州造像艺术的鲜明特色。

佛坐像

北齐(-年)石通高64厘米宽40厘米厚35厘米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窖藏出土

佛像头顶肉髻低平,满头螺发,面相方圆丰满,双目微闭,嘴角内陷,微含笑意,其面部及颈部都残存贴金痕迹,右臂残断,左手手指虽残,但仍可看出其掌心向前施与愿印。宽肩挺胸,细腰收腹,体态雄健而有力度。身披袒右袈裟,薄厚适中,表面刻出阶梯式衣纹。袈裟大面积涂朱,色彩鲜艳,保存情况较好。主尊结跏趺坐于单层仰莲座上,基本造型与其他地区同一时期的造像较为接近。

佛立像

北齐(-年)石通高厘米宽40厘米厚25厘米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窖藏出土

佛像肉髻低平,饰以螺发,脸庞丰满圆润,双目下视,饱含慈悲济世之情。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躯干修长,从露出的躯干可看到造像的胸部较平,显得较为清瘦,袈裟衣纹以双阴线刻表达,感觉轻薄贴体。右手已失,左手残损,似掌心向前施与愿印。袈裟外有彩绘残痕,惜已大部剥落。这尊佛立像具象化地表现了北齐造像艺术的新风尚。

菩萨立像

北齐(-年)石通高厘米宽30厘米厚25厘米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窖藏出土

菩萨通体圆雕,头戴花冠,冠上有贴金残痕,冠中有一化佛。面相方正饱满,内衣斜披,颈佩项链,肩部饰圆饼形饰,披帛在腹前交叉打结,璎珞华丽繁缛,从肩悬下到腹部相交于宝珠上,左臂残断,右臂上举,跣足而立。菩萨雕刻精美,施以彩绘贴金,展现了北齐一代成熟的雕像技艺。

菩萨立像

北魏晚期-东魏(公元6世纪)石高厘米宽35厘米厚25厘米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窖藏出土

这件菩萨像造型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圆形头光与身光的结合,而非常见的舟形背光。菩萨面容立体突出,笑容鲜明。细长的眉眼舒展,浮现出沉思而喜悦自如的神情。头顶戴冠饰,头光莲瓣纹凸显。肩部突出圆饼状饰,披帛覆肩下悬,交叉展拓于膝前。裙尾纹褶细密,而且向外侈,呈鱼尾状。跣足立于仰莲台上。此菩萨的衣饰呈现出早期较朴素的特色,雕饰的刻工也较为精致,体现了这一时期青州地区菩萨造像鲜明的艺术特点。

佛立像

北齐(-年)石通高85厘米宽28厘米厚12厘米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窖藏出土

佛像通体圆雕,头、臂、足均已残断,仅余躯干。身着袒右袈裟,以肢体突出部位来表现其身材,袈裟上刻浅线来表现衣纹,显得轻薄贴体。佛像宽肩、细腰、胸腹微凸,双腿修长。袈裟上有朱彩贴金痕迹,这种装饰佛像的特点在东魏北齐时期盛行于山东青州,是这一时期青州造像艺术最鲜明的特征之一。

法界人中像

北齐(-年)石通高厘米宽43厘米厚25厘米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窖藏出土

佛像通体圆雕,石灰石质。佛头缺失,身着袒右袈裟。袈裟前身以双阴线分成十三块方框,采用减地平雕的手法在方框内刻山峦、宫殿、人物、动物,方框外用不同的图案装饰。此像乃是佛教华严宗所尊奉的主尊——卢舍那佛,《华严经》云:“无尽平等妙法界,悉皆充满如来身”,卢舍那法界人中像正是“佛陀即法界”思想在造像艺术上的体现。

像身袈裟之上分成正面纵三列的界格,每列再分四五格雕画面,此特点是青州地区的传统风格。而画面雕刻又是以减地法刻出小画面,再于小画面的人物、景物上以阴刻线条表达出细节,使形象完整细致。然而本像并未彻底完工,最后的线刻细节工序只完成了一二个人物就停止了加工,因而小画面内容亦难以辨识。

佛立像

北齐(-年)石通高79厘米宽31厘米厚15厘米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窖藏出土

佛像圆雕,头、足多处残断。身躯丰满、胸部平坦、腹部微微鼓起,身着通肩袈裟,以浅线刻出田相纹,并施以朱彩,色彩鲜艳,写实性较强。立佛左手上举,右手自然下垂拈袈裟衣缘。这类大量施以彩绘的造像装饰技法是这一时期青州造像艺术最鲜明的特征之一。

佛立像

北齐(―年)石高厘米宽40厘米厚24厘米

佛像的头、足、左臂均已残缺。佛像身披通肩袈裟,全身以彩绘贴金的方式绘出袈裟上的田相格,虽未刻出一道衣纹,但躯干上肌肉的起伏制造出了袈裟轻薄贴体的效果。左臂上举,右手自然下垂牵袈裟衣缘。本件佛立像虽残损较为严重,但在残存的躯干身上我们依旧可以看到这件佛立像初造之时的华丽色彩和熠熠光辉。

菩萨立像

北齐(年-年)石通高93厘米宽50厘米厚23厘米

年和年,山东省诸城市在兴修体育中心时,出土了三百多件佛教石造像残体,此件菩萨像就为其中之一。菩萨饱满紧实的躯体上,饰有极其华丽的颈饰和璎珞,所有饰物均以浅浮雕手法表现,虽繁缛却不影响造像的整体感。表面残存彩绘贴金,与青州造像类似。这件造像凿刻于北齐晚期,开启隋唐造像之先河,雕刻之精致,表现之细腻,都不愧为北齐时期山东造像之佳作。

四面佛像

北齐(-年)石宽43厘米高56厘米厚49厘米济南市舜井街出土

本件石造像于年济南市舜井街重修时出土,上部有榫头,下部有卯眼,其应为石塔或经幢中的组成部分。略呈方柱型,四面都凿有佛龛,龙首龛楣,其中三面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一面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四面造像主从有序,阴刻、浮雕、圆雕、互相配合,层次分明,衣纹线条流畅,所作造像的特征显示出北朝晚期的雕刻艺术风格,与济南地区几处石窟相比较,其应晚于济南市南郊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年)至东魏兴和二年(年)的*石崖造像,而与长清县五峰山莲花洞建于北齐乾明元年(年)的造像大体相似。

菩萨立像

东魏(年―年)铜鎏金通高7.8厘米像高9.6厘米座高3.2厘米

造像通体铜鎏金铸造,为一菩萨二胁侍的一铺三身像。主尊头戴花冠,披帛膝前交叉,璎珞在腹前穿珠交叉,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仰覆莲座上。主尊圆形火焰纹头光,三身像共用一舟形背光,背光上部为火焰纹,火焰纹中有坐佛五身。左右胁侍菩萨头戴冠,披帛在身前横列两道,跣足立于由莲叶长茎支撑起的覆莲台上。

佛立像

东魏(―年)铜鎏金通高7.2厘米像高7.7厘米座高3.5厘米

造像通体铜鎏金铸造,为一佛二菩萨的一铺三身像。主尊佛像,高肉髻,面容及躯干大部锈蚀,漫漶不清。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双层覆莲座上。主尊头光内层为莲瓣,外层为同心圆,舟形背光上部刻火焰纹,火焰纹中有三身禅定坐佛。左右胁侍菩萨均束发,双手合十,披帛在膝前交叉,跣足立于覆莲台上。

菩萨立像

北齐(年-年)铜鎏金每件通高27.5厘米像高18厘米座高4.5厘米

这两件铜鎏金菩萨立像外观上基本完全相同,保存状态也相似。菩萨戴花冠,面相圆润,宝缯披肩,圆形头光的内层与外层为莲瓣纹,中间以阴刻同心圆纹装饰。带项饰,披帛在腹前穿璧交叉,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覆莲座上,莲座下有榫。由此推断,此两件菩萨立像应属一组像中的两尊。

河北

交脚弥勒菩萨像

北魏(-年)石残高44厘米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弥勒菩萨交脚坐姿,双手及背光残缺。面相方圆,头戴宝冠,长发披肩,袒上身,戴项圈璎珞,下着长裙。残存的头光刻有坐佛,残存背光内二圈皆为胡跪的供养人,外圈为火焰纹。菩萨两侧各站立一胁待菩萨,双手合十,立于圆台上。菩萨双足两侧有护法狮子。下有四足方床,正面刻香炉,两侧各跪坐六身供养人,床两侧亦各有五身供养人。此尊交脚菩萨像是河北曲阳地区现存最早的石刻造像之一,且并未采用北朝后期这一地区著名的白石材料,向我们呈现了这一地区早期造像雕刻艺术的基本样貌,值得深入研究。

刘伯阳造释迦像

北魏太和十九年(年)石通高31厘米台座宽14.7厘米厚10.5厘米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乡北吴庄村发掘出土

佛像为背屏式,保存完整。佛像结跏趺坐,波状发髻,肉髻较圆,脸型椭圆,大耳下垂。身着袒右袈裟,内着僧祗支,偏衫搭覆右臂,施禅定印。背屏边缘浅雕五身坐佛,身着通肩袈裟,禅定坐姿。方座正面浮雕香炉,其余部分为刘伯阳及父母,妻子等供养人像,均着交领袍服,或立或跪作供养状。底面有纪年题记:“太和十九年岁在乙亥……魏郡邺县民刘伯阳,为居眷男女大小敬造释迦牟尼石像一区……”。

智徽造观音像

东魏天平四年(年)石通高30厘米座宽13厘米厚11厘米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乡北吴庄佛像埋藏坑发掘出土

菩萨头戴三叶冠,面容瘦削,唇上有须,莲瓣式头光,下身着长裙,裙摆外撇,披帛在膝前交叉,右手在胸前持莲蕾,左手在腹下握桃形香囊,跣足立覆莲台上。下有长方形基座。通体保存红、黑彩绘及贴金痕迹。尖楣背屏边缘饰火焰纹,背面墨绘太子树下思惟像。方座背面题刻“天平四年,岁次丁巳……永晖寺智徽为师僧父母敬造白石观音像一躯……”。

北梁太守贾仲贤造释迦像

东魏武定元年(年)石通高约40厘米河北省临漳县邺城北吴庄佛像埋藏坑出土

造像通体白石雕造,主尊低平肉髻,面相方圆,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座上,袈裟下摆从座面垂下,双手残。圆形头光内圈为莲瓣,外为卷草纹,火焰纹背光。胁侍菩萨戴三叶冠,上身斜披内衣,下着长裙,披帛在腹前打结交叉,跣足立于覆莲台上。三尊像共用一方形台座,台座正面浮雕护法狮子与莲叶博山炉。本件造像在台座背面铭刻长篇发愿文,其上提及了施造者和雕造年代,为本件作品提供了精确的年代标尺。北梁太守贾仲贤作为东魏*权的中高级官员,其出资雕造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一时期雕造艺术的较高水平。

道智造释迦像

东魏武定四年(年)石通高57.5厘米座宽31.8厘米厚15.5厘米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乡北吴庄佛像埋藏坑发掘出土

此为背屏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七身像。主尊为坐佛,面部圆润,肉髻宽扁,头光刻莲瓣纹。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右手施说法印,左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束腰方座上。外侧胁侍均立姿,内侧为两身弟子,身穿僧袍,中为两身菩萨,外侧为两身菩萨装力士,头戴矮冠,双目圆睁,肌肉凸张。背屏上端雕飞天两身。背屏背面阴刻坐佛一身,施说法印。底座正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浮雕双狮香炉,下层中部为一舒腿坐姿菩萨,左侧为一比丘,着袒右袈裟,手持行炉,单膝胡跪,旁刻“比丘僧道智供养”。其右亦为一舒腿坐姿的供养菩萨,双手在颈腹间托持一串连珠形物。方座两侧面各阴刻一身舒腿坐姿供养菩萨。背面有长篇造像记:“大魏武定四年……比丘僧道智……採匠京都,敬造释迦石像一区。……”

弥勒像

北齐(-年)石残高55厘米宽43.5厘米厚21.5厘米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出土

造像整体采用镂雕技法雕刻了弥勒与胁侍共七尊像。主尊弥勒菩萨,交脚舒坐于莲台上,头戴宝冠,宝缯披肩,袒上身,带项圈,璎珞交叉,披帛垂地,双手残,头光内圈雕莲瓣纹饰,外圈刻卷草纹与化生童子。主尊两侧各有弟子、辟支佛、菩萨共六身,唯最右侧菩萨残缺。各胁侍手中持物或双手合十,跣足分立于莲台上。底座正面雕地神托举博山香炉、比丘、蹲狮和力士,左、右、背三面刻树、风、山、狮、珠、鸟、象、鱼等八位神王。背面浮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胁侍菩萨、飞天和化生童子等;树下有释迦佛与跪拜布施的童子形象。造像场景宏大,布局严密,内容复杂,工艺精湛,出土地位于北齐东都邺城遗址附近,代表了同时期较高的工艺水准。

佛坐像

北齐(-年)石残高37.5厘米座宽30.5厘米厚15.8厘米高10厘米河北省临漳县邺城北吴庄佛像埋藏坑出土

此背屏像原应为七尊,最外侧的菩萨像皆残,因此仅剩五尊。主尊为坐佛,低平肉髻,脸部方圆,着袒右袈裟,内着僧祗支,右臂残断,左手作与愿印,结跏趺坐于束腰圆莲台上。圆形素面头光。主尊两侧的弟子与辟支佛皆着袈裟,手中有捧物,跣足立圆莲台上。莲台下残见二龙,可辨胸颈和前肢部,一爪支地,一爪上托莲台。下部方座正面雕双狮香炉,莲花香炉由两身舒坐童子托举。方座的其余三面雕八身神王像。本像雕刻工艺精到,彩绘保存亦较好,在同时期此类造像中较为罕见。

菩萨立像

北齐(年-年)石残高70厘米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乡北吴庄佛像埋藏坑发掘出土

这是年在河北邺城遗址出土的一件菩萨立像,是北齐造像中的精品,选用了曲阳一带所产白石,光洁莹润,表面经过精细打磨之后宛如白瓷。菩萨造型饱满敦厚,下垂的眼睑和略带笑意的嘴角,与同时期的印度笈多造像有异曲同工之妙。简洁的衣纹配以精细雕琢的璎珞,裙子前面的部分采用镂空立体雕饰,以完全写实的细节衬托出菩萨像整体简约俊逸的气质。

佛头

北齐-隋(-年)石通高约30厘米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乡北吴庄佛像埋藏坑发掘出土

佛头于年出土于北吴庄村佛像埋藏坑,白石雕造,轮廓圆满丰润,满头螺发,面容清秀,五官刻画立体,眉如新月,鼻梁高挺,鼻头稍有残损,嘴唇上有朱砂彩绘痕迹并绘出胡须。代表了这一时期石刻佛教造像艺术的高超水平。

佛坐像

十六国(~)通高21.4厘米华盖直径11.9厘米年石家庄市北宋村出土

此像通体鎏金,由佛身、背光、伞盖、底座四部分组成,各部分可拆卸组合。主尊全跏趺坐于双狮座上。头顶为磨光高肉髻,头略前倾,头后有阴线刻莲瓣纹饰。面相清秀,着通肩袈裟,宽边圆领上刻有卷草纹,胸部及前襟呈极生硬的方折U形,断面呈阶梯状。双手结禅定印,双掌前后重叠。主尊头顶上方有一化佛,头两侧各有一飞天,手托宝珠,身体两侧下部各有一供养人。背屏上窄下宽,略呈葫芦状。伞盖为圆拱形,盖面錾刻莲瓣纹,周边有等距小孔十个,原应悬挂有饰物。座下双狮张口露齿,神情稚拙,憨态可掬。双狮中间刻宝瓶莲台。底座与主尊像套接,座面为四面坡形,正面刻花纹,其它三面为素面,底座正面横梁及两足上刻有波浪状卷草纹,其它三面亦为素面。

佛坐像

北魏(-年)铜鎏金高18.1厘米年满城县征集

佛像通体鎏金,高肉髻,发丝细密而齐整,面相饱满,身着通肩袈裟,圆领上线刻卷草纹,胸前衣纹呈V字形。衣纹排列层次明显,疏密有致。双手结禅定印,颈后部位有榫孔,显示原应有头光,已佚失。此像与后赵建武四年(年)像及石家庄北宋村出土坐佛像相比较,其坐姿、手印、发髻均相似,但衣纹流畅,颈部细长,面相更趋秀丽,年代当较之稍晚,大致在十六国晚期或北魏早期。

佛立像

北魏延兴五年(年)铜鎏金通高35.2厘米年满城县孟村出土

佛像通体鎏金。高肉髻,面相丰圆,着袒右袈裟,左手下垂,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覆莲座上。舟形火焰背光,莲瓣纹头光,背光后面阴刻火焰背屏坐佛像。座下有一四足方床,正面阴线刻缠枝莲纹与禅定坐佛,背面刻铭“延光五年(年)四月五日,张次戴为佛造释迦门佛壹躯。”此造像在这一时期河北地区的金铜造像中属形体较大的一尊,且工艺精细,保存状态较佳,体现了北朝早期河北中部地区金铜造像的独特艺术风格。

河南

佛面

北魏熙平元年前后(年前后)20世纪80年代于河南省洛阳市永宁寺塔遗址发掘残高24.5厘米宽25厘米厚14厘米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年),随着都城迁至洛阳,在洛京宫室营建的同时,佛教寺窟的营造也从平城(今山西大同)移到洛阳。自孝文帝之后,在洛阳即位的宣武、孝明等诸帝王及王室贵族皆好佛法,致使佛教的发展在此时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除开凿龙门石窟外,在洛阳城内还修建与平城永宁寺同名的著名寺院——永宁寺及九层木塔。北魏对洛阳永宁寺的大规模营建是在孝明帝熙平元年(年)。孝明帝生母胡太后曾亲率官僚为永宁寺九层木塔表基立刹,其所花费用不可胜计。这座皇家着力营造的寺院及高大木塔,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崇佛尚佛与南北竞造高塔的时代风尚,它的出现是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后发展繁荣到第一个鼎盛时期的重要标志。这件佛面残件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永宁寺塔基遗址,至今我们只能看到这件造像双眼的下眼睑、鼻、嘴、下颏、脸颊等部分,即便如此,造像雍容华贵、气宇轩昂的神情依旧光彩照人。佛面像脸型圆润、丰满,五官端庄匀称。鼻梁高挺,嘴唇微微闭合,唇线流畅清晰而柔和,嘴角微微上翘,既有超尘绝世的神秘感,又有人世间温雅娴静的亲近感,其莫测高深的秀美神情被塑造得淋漓尽致。

菩萨头

北魏神龟至永熙年间(-年)残高27厘米宽14厘米厚9.5厘米泥20世纪80年代于河南省洛阳市永宁寺塔遗址发掘

菩萨头像形神兼备,头发于额前两半中分,发髻残缺,面部丰满圆润,双目纤细呈柳叶状,鼻梁挺拔,小口薄唇,嘴角微微上翘,似在微笑。永宁寺塔于北魏孝明帝神龟二年(年)建成,孝武帝永熙三年(年)二月遭雷击起火坍塌,这批泥塑造像制造年代应在此15年间。

人物立像

北魏神龟至永熙年间(-年)残高22.7厘米宽12.1厘米厚7.8厘米泥20世纪80年代于河南省洛阳市永宁寺塔遗址发掘

这是永宁寺塔基中清理出来的一件残像,永宁寺塔基中出土了大量的泥塑残件,在制造技艺上大部分采用身首分别制作,而后将颈部末端插入躯干的办法组合,因永宁寺塔曾遭大火焚烧,泥塑已坚硬如陶制,原连接处亦残断,故在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批造像均身首分离。除少部分佛、菩萨外,绝大多数为世俗供养人及侍从像。这件立像身着广袖褒衣,下着曳地长裙,腰束宽带,衣裙似随风摆动,体态优美,动作协调,似正徐徐前行,在服饰上具象化地展现了孝文帝迁洛后鲜卑贵族深度汉化的社会现象。

人物坐像

北魏神龟至永熙年间(-年)泥残高13.8厘米宽7.9厘米厚12.1厘米20世纪80年代于河南省洛阳市永宁寺塔遗址出土

这件坐像身着广袖褒衣,衣袖延伸直至地面,腰束宽带,衣袖及领口尚有彩绘痕迹。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正坐姿。在坐姿及服饰上具象化地展现了孝文帝迁洛后鲜卑贵族深度汉化的社会现象。

张伏惠造像碑

北齐天统四年(年)石高厘米宽65厘米厚9厘米河南省襄城县汝河西岸孙庄村出土

张伏惠造像碑为竖长型扁体造像碑,无碑首,座已失,保存较为完好。碑阳上端平面浅浮雕帷幔,上饰莲瓣纹、三角悬珠和璎珞。帷幔上的五条悬幡均刻有题名,主要为助造造像碑的比丘、比丘尼及居士姓名。其下雕二列三层共六龛,上两龛为尖楣圆拱龛,龛内均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辟支佛七身组合,龛左边框及两龛之间的隔梁上均有榜题,内容为供养人姓名。中间两龛为帐型龛,左龛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辟支佛二婆薮仙人,右龛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下层两龛为尖楣圆拱龛,龛柱下饰圆形柱础,上饰莲瓣,龛粱两端向上卷起。龛楣左右雕听法弟子六人,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供养人。左龛主尊无量寿佛结跏趺坐于束腰莲花座上,右龛造像与左龛基本相同,只是座两侧各雕一护法狮子。碑阴上部刻造像记16行,满行7字,录文节选如下:“大齐天统四年……邑主张伏惠……同登彼岸”。下部刻邑子姓名五排。左侧面刻题名:“南荆州安昌县令张伏恭侍佛……邑子宣威将*赵文景”右侧面刻题名:“邑子张小兴祖张元庆……清信张寂奴”。

宋始兴造像碑

北齐武平七年(年)石高厘米宽62厘米厚19厘米原存河南省登封市会善寺

宋始兴造像碑为螭首扁体造像碑,碑首碑身一体,碑座已失。碑阳碑首刻六龙盘绕,龙首向下,口衔碑身,碑额处雕一尖楣圆拱龛,龛内倚坐弥勒,头戴宝冠,宝缯垂肩。龛柱上分别阴刻楷书供养人题记。碑身分三层雕刻,上层正中雕一覆钵式花塔,塔下饰覆莲瓣,方形塔身辟两龛,各雕一坐佛,应为释迦多宝,塔左右各雕一飞天。中层雕一大帐型龛,龛楣帐幔上刻莲瓣纹、三角纹和华丽的流苏装饰。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二力士。主尊头部与双手残,着双领下垂袈裟,内着僧祗支,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座下左右相向刻两供养人,手持长梗莲花作胡跪供养状。二菩萨头戴宝冠,面部残损,宝缯垂肩,披帛在腿前横挂两道,下着裙,跣足立于覆莲台上。二力士头戴冠,裸上体,肌肉隆起,手残,宝缯上扬,下着长裙,跣足立于山形台座上。龛左右边框各有题记,主要内容为供养此碑的比丘及比丘尼姓名。下层长方形龛内,中雕一地神扛托博山炉,两侧各雕一供养比丘,身后各雕一护法狮子。碑阴碑额处雕一尖楣拱形龛,龛楣中部雕一火焰宝珠,龛内雕释迦多宝说法像,龛柱刻题记。碑身上部刻造像记,楷书17行,行15字。节录如下:“……都邑主宋始兴合邑一百人等……比丘尼惠高……”,刻碑落款已不可识,根据清人吴式芬《捃古录》载为“大齐武平七年(年)十一月廿三日”。在艺术风格上,该碑凸显了北齐造像的时代特征,主尊宽厚饱满的双肩较之前期的瘦削双肩显得更加浑厚有力,袈裟下摆亦由前期的满覆座前变为覆搭座之上部,另外在雕刻题材方面深受《法华经》的影响,反映出当时造像艺术的流行风貌。

丁朗俊造像碑

北齐(公元-年)石高厘米宽47厘米厚15厘米年河南省新郑市薛店乡南枣岗村出土

丁朗俊合家造像碑碑阳碑首雕六螭盘绕,碑额处雕一菩萨二弟子,主尊有桃形头光,戴冠,上身袒,下着裙,半跏坐于方形台座上,座下波涛汹涌,一只海兽在波涛中游走。碑身下部雕一大圆拱龛,龛内雕佛、弟子、菩萨、辟支佛、力士,反映的是释迦说法众弟子听法的场面,左右共雕12人。座前正中雕双地神托举莲花、忍冬装饰的博山炉,两旁刻二护法狮子。龛上正中雕一座莲花宝塔,塔内刻禅定坐佛四身,塔外左右各刻一身材高大的立佛指向宝塔,此二佛应为释迦多宝,反映的是《法华经·见宝塔品》中释迦在灵鹫山说法华经时的场景。碑两侧分三层雕刻龛像,左侧上层刻飞天两身,中层刻比丘4人,下层刻一菩萨二比丘。右侧上层雕两个小圆拱龛,龛内各雕一禅定修行的比丘,旁有一比丘站立。中龛刻一佛二弟子,主尊座前刻二跽跪供养人。菩提树下刻二思惟菩萨。碑阴刻造像题名,碑额处刻都邑主丁朗俊、丁思善。碑身刻题名两列,主要内容是供养人的姓名。该碑在面积不大的范围内错落有致地雕刻出48个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线条浅显流畅,人物形象丰满,具有较为典型的北齐造像特征。

周荣祖造像碑

北齐(公元-年)石高厘米宽72厘米厚27厘米新乡博物馆早年征集

碑首呈弧形,雕六龙盘绕,龙首向下口衔碑侧上沿,碑阳圭型碑额处凿一圆拱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尊着通肩袈裟,内着僧祗支,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龛额阴刻飞天两身,龛左右两侧阴线刻两身胁侍菩萨。碑身减地平雕法刻出上下三列佛传故事,每列间以粗线间隔,上列刻帷帐龛,顶部框格内刻飞天10身。龛内以立柱将整幅画面分为三幅,中间刻交脚弥勒及二胁侍菩萨。两侧各有一跪姿供养菩萨,外侧分别为手持琵琶和吹笙的伎乐天人与马首人身和鸟首人身的天神。中列刻廊、阁、门等建筑物,右边阁中坐一交脚弥勒,对面一人骑马而来,前有飞天导引,后有持华盖者随从,门内一人跑出,中间一倚仗老者坐在藤座上,反映的是释迦为太子时出四门遇见老人的情景。下列刻山林树丛之间,右边马车上一人端坐,身后有华盖,中间一人骑于马上,一人持华盖紧随其后,左上方三人吹奏笙、洞箫、横笛。下方2人双手合十而跪,一人急步趋前准备迎接对面而来的释迦太子。碑的右侧面上部刻释迦为菩萨时曾骑金翅鸟游历人间,下部刻摩耶夫人梦见菩萨入胎的情景,左侧面上刻太子长大后在宫中听歌赏舞,下刻山林田园的民间生活。碑阴碑额处凿一拱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龛下刻博山炉,炉旁刻二供养比丘坐于左右,龛左刻一女供养人和其身后的随从,榜题供养人姓名。碑身遍刻造像记文,隶书19行,满行27字,节录如下:“夫神道难谟……天保年中诸邑等共发善心……至武平中……延至四方”。根据造像记透露的年代可知这件造像碑的凿刻年代当在北齐武平年间。碑阳刻佛传故事图在同时期造像碑中较为罕见,此外该碑造像记以隶书写就,然与东汉魏晋时期的隶书风格明显不同,在书法研究的角度也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必须一提的是,有学者认为此碑图案有作伪可能。

道唅造像碑

北魏孝昌元年(年)石

高厘米宽98厘米厚44厘米年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

道唅造像碑,四面环刻,碑阳上部雕成帐型龛样。正面雕尖楣圆拱形大龛,龙首龛梁,尖桃形龛楣浅浮雕坐佛七尊与莲花化生,坐佛中央一尊稍大,两侧依次减小,均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身后均有莲瓣型火焰纹背光。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尊弥勒交足坐于方形台座上,足踏莲台,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头戴宝冠,宝缯垂肩,面相清癯秀美,颈戴桃形带坠项饰,下着长裙,披帛腿前交叉,反映弥勒在上生兜率天宫为菩萨时的场景。身后减地浅浮雕莲瓣型背光、身光及圆形头光,龛内还线刻供养天人七身、莲花化生、维摩诘与文殊菩萨辩法,构成《维摩诘经变图》。二弟子刻于龛内转角处,右阿难左迦叶,双手合十,跣足立。二菩萨位于龛内两侧,面向主尊。其下佛座上各刻一比丘,左题“邑师道唅”,右题“比丘道胜”。龛柱外各浅浮雕刻一护法力士,其侧均有榜题。碑背顶部雕二龙交缠形成螭龙碑首,其下列雕五个小龛,中央龛内雕释迦多宝并坐,其外为两方形小龛,左侧小龛雕立佛一身。右侧雕善跏趺坐思惟菩萨一尊,最外两龛左右分别雕佛传故事“九龙浴太子”与“阿育王施土”,其下刻供养人。下刻造像记,正书51行,满行14字。节录如下:“夫玄宗冲赜……大魏孝昌元年岁在乙巳七月十日造……。”碑左侧面雕屋型龛,龛内雕一坐佛,旁刻一菩提树,树下雕禅定比丘二人,其下为供养菩萨及供养人。碑右侧雕佛传故事“释迦诞生”和一倚坐佛。下部与左侧面相同。这件雕造于北魏晚期的造像碑无论从人物造型还是表现手法已完全趋向汉化,是这一时期佛造像深度本土化的一个例证。

道俗九十人造像碑

东魏武定元年(年)石高厘米宽80厘米厚22厘米新乡市博物馆早年征集

道俗九十人造像碑为螭首扁体造像碑,首身一体。碑首为弧形,雕六龙盘绕,龙首向下口衔碑身两侧上沿。碑阳正中雕一尖楣圆拱形大龛,龛楣两端各雕一龙口衔上卷的龛粱,其外侧各刻一伎乐天人。龛内雕一佛,高肉髻,面相饱满圆润,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祗支,腰束带打结,双手分施无畏、与愿印,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上。龛柱外雕二弟子二菩萨,弟子双手合十,菩萨头戴花冠,袒上身,披帛穿璧交叉,下着裙,均立于莲花上。主尊座下雕一莲花化生双手托举博山炉,炉旁刻忍冬、荷叶,其外雕护法狮子及力士。碑额雕维摩诘经变,右侧维摩诘戴高冠,手持麈尾上扬,面左而坐,左侧文殊菩萨手握经卷屈肘上举,面右端坐。碑阴碑额处浅浮雕一尖楣圆拱龛,内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碑身分三层刻,上层减地线刻佛传故事画3列12幅,每幅皆有榜题。中层刻造像记22行,行8字,正书。节录如下:“夫妙色湛然······大魏武定元年岁次癸亥七月己丑朔廿七日乙卯造”。造像记左侧刻礼佛图两幅。最下层刻供养人像9幅。碑两侧面减地线刻供养人像,上下6列每列3人。均有榜题。这是一件有明确纪年的东魏孝静帝时期作品,为研究北魏造像向北齐造像的演化过程提供了一件难得的实例。

张永洛造像碑

东魏武定元年(年)石高97厘米宽47厘米厚13厘米河南省新郑市出土

张永洛造像碑碑首六龙缠绕,龙首向下,口衔碑侧上沿。碑阳碑首圭型碑额处雕一尖拱龛,龛柱及龛楣线刻两株菩提树,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主尊有莲瓣型火焰纹背光和圆形头光。高肉髻,着通肩袈裟,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二菩萨头戴花冠,面相丰圆,颈戴项饰,上身袒,下身着裙,双手合十,跣足立于仰莲座上。碑身雕一圆拱形大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主尊有莲瓣型背光和圆形莲瓣纹头光,高肉髻,面相方圆丰润,两肩宽厚饱满,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祗支,胸前束带打结下垂,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须弥座上,其侧二菩萨形象与装束同碑额菩萨。龛下正中雕一莲花化生双手托举着博山炉,两边各雕一力士,上身袒,下着裙。龛周围刻造像记四方,龛上刻题记两行:“伏波将*白水令上龛像主张永洛为亡父母造像壹区。”碑阴圭型碑额处无造像,上书“皇帝万岁”四字楷书,碑身上部刻造像记,正书,18行,满行5字,录文节选如下:“大魏武定元年岁次癸亥二月辛酉朔三日,合邑等敬造石像一区……除行佛果,□□时见性。碑阴下部刻“重修三堂寺前殿碑记”。录文节选如下:“大明国河南开封府钧州新郑县······明嘉靖三十八年岁次己未秋孟月十五日”。从碑阴的刻文可知:这件东魏年间的造像碑在明嘉靖年间曾被二次利用,其碑阴碑额上的“皇帝万岁”及碑身上的重修碑记为明代后刻,另外在碑阴碑记两侧的花纹里还可以看到原刻造像人题名,明人将其打磨掉后刻成纹饰。

刘子瑞造像碑

北齐天保三年(年)石高29厘米宽47厘米厚9厘米年7月河南省新郑市小乔乡出土

刘子瑞造像碑为横长方形扁体造像碑。碑之中部雕一尖楣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主尊肉髻扁平,面向丰满,慈祥敦厚,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祗支,右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须弥座上,袈裟下摆覆搭座上,座下沿饰覆莲一周。二菩萨戴宝冠,有圆形头光,颈戴桃形项饰,上身袒,腕戴钏环,披帛在腹前穿璧交叉,一手屈肘上举,手持莲花,一手自然下垂,跣足立于莲座上,衣纹浅显,简洁流利。龛周围遍刻造像记,正书18行,满行11字,节录如下:“维大齐天保三年三月中,乡豪都督刘子瑞,领*人向径州城打吴贼,路中见浮屠······又愿边地众生,俱登彼岸······父刘绍安,兄刘马翼······弟刘陆虎”。北齐时期的造像碑形制多种多样,这种横长方形的卧式造像碑也是这一时代常见的造像形式,这类碑以造像记为主,仅在碑中雕一拱形佛龛,龛内多雕一佛二菩萨,继承了北魏晚期横长方形扁体造像碑的特点。这类长方形碑当时多被镶嵌在寺院墙壁或佛塔的塔壁上,多为发愿或还愿所造。从碑文内容来看,确为刘子瑞领*攻打吴贼途中发愿,后获胜平安归来,遂与其父亲、兄弟共造佛塔与此碑以还夙愿。从其保存现状看,该碑应为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年)灭佛时所埋。

刘绍安造像碑

北齐天保十年(年)石高59厘米宽25厘米厚9厘米年河南省新郑市小乔乡出土

刘绍安造像碑为螭首扁体造像碑,首身一体。碑首六螭盘绕,龙首向下,口衔碑之两侧,碑阳碑额处雕圭型龛,内雕禅定坐佛,面相方圆,着双领下垂袈裟,内着僧祗支,身后为莲瓣型背光。碑身凿一尖楣圆拱形大龛,虹形龛楣是北齐造像龛楣的典型标志。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辟支佛。主尊有莲瓣型火焰纹背光和圆形头光数匝,内为莲瓣,外为光环。主尊坐佛面相方圆,着双领下垂通肩袈裟,内着僧祗支,胸前束带打结。左手垂膝,右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须弥座上,袈裟下摆覆搭座上。两侧弟子,着双领下垂袈裟,双手袖于衣内,立于坐佛两侧。二菩萨位于龛柱位置,头戴宝冠,披帛绕肩,颈佩桃形项饰,着裙,与其外侧辟支佛跣足分立于长梗莲座上。主尊座前雕山花蕉叶装饰的博山炉,两旁各有一供养人跽跪供养,似为刘绍安夫妇。外侧各雕一护法狮子卧伏状,龛楣两侧刻菩提树枝。碑阴碑额处刻“像主刘绍安刊石记愿”3行9字,碑身左侧刻“大齐天保十年九月八日造”1行11字。碑身左右两侧面上下两排刻供养人六身,左四右二,左边框榜题“刘子端、刘蛮勇、刘景明、刘陆虎”,右边框题:“刘马翼、刘伏保侍佛时”。长方形碑座上边沿抹角,呈覆斗状。正面中间减地线刻一山花蕉叶和莲瓣装饰的博山炉,左右各刻三身供养人,左侧榜题:“刘神欢、韩仕宣、刘道□侍佛时”右侧榜题:“刘文男、刘罗胡、刘通天。”

菩萨头

北魏(-年)石高约30厘米宽约15厘米厚约18厘米河南省巩义市(原巩县)出土

菩萨头戴宝冠,面相长方,修眉细目,双目微睁似闭,嘴角微微上扬呈月牙状,似在微笑,鼻头上有少许残损。根据本件头像的体量推测其整身大小可知,这应是一件较大的石造像作品的残件。这件像头早年出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巩县位于北魏中后期时的国都洛阳以东,地理位置十分接近,县郊大力山下现存北魏中晚期开凿的皇家石窟——巩县石窟。

田延和造一佛二菩萨像

北魏(年—年)石高96厘米宽44厘米厚10厘米河南省淇县城关出土

此作品为莲瓣型背屏式一佛二菩萨造像,背屏底部有榫,当插于某个台座上,现已无法知晓。主尊立佛头饰高肉髻,额上正中饰右旋涡轮纹,细眉修目,面带微笑。头后有圆形头光,内层为莲瓣,外层刻忍冬花蔓,这种头光装饰在北魏晚期的造像中较为多见。主尊立佛颈长胸平,两肩削窄,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祗支,胸部束带打结,结带下垂,袈裟下摆呈尖角外撇。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跣足而立。主尊足下两侧各出一屈颈龙首,口吐长梗莲台,菩萨就立于莲台之上,颈戴桃形项饰,披帛绕肩在腹部穿璧交叉,下着长裙。束腰之裙带打结后垂于两腿间。右菩萨左手持宝奁,右手提善锁。左菩萨右手残损,左手持净瓶。莲瓣形背光减地阳刻火焰纹,繁缛细密,在主尊头光上部刻吉祥草,主尊与二菩萨之间刻莲花荷叶图案。背光背面上部正中减地线刻交脚弥勒,左右各刻一供养比丘,分别各有榜题“比丘僧道妙侍佛”和“比丘僧惠持供养佛”,下部线刻供养人5排,每排6-8人不等。且每人旁都有说明其身份之榜题,内容均为“邑子某某某侍佛”,其中第一行有“菩萨主田延和侍佛”题记。该造像虽无纪年,但从艺术风格看,与龙门宾阳中洞北壁之佛、菩萨相类。宾阳洞开凿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完工于孝明帝正光四年,由于民间造像的范本往往来源于石窟造像,因此此件作品的雕凿年代应晚于孝明帝正光年间(-年)。

张难扬造一佛二菩萨像

北魏景明四年(年)石高厘米宽90厘米厚33厘米新乡市博物馆早年征集

本件造像又称“张难扬等八十人造像”,为莲瓣型背光前雕一佛二菩萨。主尊结跏趺坐于方形座上,高肉髻,额上正中发纹呈右螺旋涡轮状。面相清瘦,颈部细长,胸部扁平,两肩削窄,身躯修长。上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内衣束带打结下垂,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两侧胁侍菩萨头戴花蔓冠,披帛绕肩在膝前交叉,下身着裙,双手捧莲蕾恭敬侍立,造型清瘦秀丽。莲瓣型背光由内而外以四层窄带分隔,最内层为主尊之椭圆形头光,高浮雕莲花图案。其外为桃形,内饰浅浮雕坐佛九尊。第三层刻飞天六体,身着宽袖短衣,下着长裙,似从天宫飞降,最外层为火焰纹。菩萨的桃形头光内刻忍冬纹。在佛菩萨之间的两处空隙各线刻一供养人,戴冠、着长裙、执莲花,面佛而立。其上分别有榜题,左为:“开佛光明主张难扬一心供养佛”。长方形佛座中部阴线刻一博山炉,两旁线刻二供养人,亦有榜题。背光后面上部刻释迦多宝并坐像,其下刻:“景明四年下张村合邑捌拾人为皇帝造石像一躯”的题记,下部刻供养人形象与题名。两侧面上部各刻一龙,龙首向上,下部刻结有果实的忍冬纹。根据题记中所提及的“下张村”,可知这尊造像原存地可能在*河以北辉县(今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一带。

刘陆造一佛二菩萨像

北齐天统五年(年)石高28厘米宽17.5厘米厚8.5厘米年7月河南省新郑市小乔乡出土

刘陆造一佛二菩萨像,年与刘子瑞造像碑、刘绍安造像碑、刘绍安造菩萨像同时出土,为莲瓣型背屏式一佛二菩萨造像。主尊高肉髻,面相饱满,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祗支,左手自然放于腿上,右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袈裟下摆覆搭座沿。二菩萨头戴宝冠,披帛或打结交叉或穿璧交叉,下着裙。主尊座前中刻莲蓬、忍冬装饰的博山炉,左右两只护法狮子昂首翘尾相向作蹲坐状。造像上有红色彩绘痕迹。造像背面刻造像记5行,满行8字。节录如下:“天统午(五)年七月十五日,佛弟子刘陆造石像一区。愿史(使)夫妻眷属萇(长)命延康,无诸病苦,善愿从心。”该造像题记中的“刘陆”应为“刘陆虎”之误。在同批出土的天保三年刘子瑞造像碑和天保十年刘绍安造像碑中,均有“刘陆虎”题名,据刘子瑞造像碑记载,刘陆虎系刘绍安第六子。

荀国丑造一佛二菩萨像

隋开皇二年(年)石高厘米宽厘米厚40厘米新乡市博物馆早年征集

荀国丑造一佛二菩萨像,主尊高肉髻,面相丰满稍长,嘴角内敛,微带笑容。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祗支,束腰结带,两手拢于腹前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须弥座上,袈裟下摆覆搭座上。座两侧各雕一力士,双手上举,承托座案。主尊头后的圆形头光与身光相连,头光内刻缠枝莲花和忍冬纹。两侧各雕一菩萨,上身袒,下着裙,璎珞自肩斜挂,跣足立于覆莲台上。佛与菩萨身后的莲瓣型大背光由两株高大的菩提树组成,于树枝上分三层雕刻佛像8身,上层雕交脚弥勒菩萨,下层雕七佛禅定坐,均有圆形头光,于细微处依旧可看到浅淡的朱红底色。造像背面素面无饰,下部佛座刻造像铭记及题名,节录如下:“大隋开皇二年岁次······都像主荀国丑······阿弥陀像主家妙姿······邑子孙长雄,邑子荀老女。”从造像记中可以看到,这一时期阿弥陀佛信仰是当时重要的信仰对象,另外其莲瓣型的背屏样式多见于北魏晚期,随着东魏、北齐造像碑的流行,这种形式的造像就不再流行了。荀国丑造像整体上继承了北魏晚期的传统,但将菩提树作为背屏的雕刻题材,取代了前期的火焰纹,是对北魏造像的继承与发展,其上承北魏晚期造像风格,下启盛唐造像艺术,是一件过渡时期的重要作品。

阳隐造阿弥陀像

唐咸亨三年(年)石高厘米宽50厘米底径50厘米河南省巩义市文化馆早年征集现藏河南博物院

阳隐造阿弥陀佛造像为背屏式单体造像。佛头高肉髻,肉髻前方及额头上呈“品”字形饰三个右旋式涡轮纹,面相丰润,高鼻细眉,两眼下视,嘴角内收,微露笑容。颈纹三道,身着袈裟,内着僧祗支,腰束带打结,胸部肌肉隆起,写实感较强。左手自然放于腿上,右手自肘部残缺。结跏趺坐于八棱束腰须弥座上,袈裟下摆覆搭座上,束腰处刻仰覆莲瓣,座下层饰覆莲瓣一周。莲瓣纹圆形头光外围为七身禅定坐佛,火焰纹背光外围为一圈伎乐舞蹈飞天。座正面刻造像题记:“咸亨三年岁次壬申十一月戌子朔八日乙未,佛弟子阳隐□为亡父及见存母敬造阿弥陀像一区并二菩萨……合家一心供养”。唐代造像多以造像碑和圆雕单体造像为主,该像的莲瓣式火焰纹背光在唐代造像中较为罕见,它将北魏晚期河南北部背屏式三尊像的造型与唐代盛行的高台座结合在一起,使造型更加优美。佛面相丰润秀丽,五官特征已完全汉化,该像保存现状较好,加之有明确的造像记年,是现存的唐代早期的优秀作品之一。

佛坐像

唐龙朔年间(-年)石高厘米宽85厘米厚78厘米原存地不详现藏龙门石窟研究院

佛像高肉髻,肉髻前方及额头上呈“品”字形饰三个右旋式涡轮纹,面相丰润,两眼平视前方,颈纹三道,胸大肌呈块状隆起。着双领下垂袈裟,内着僧祗支,结跏趺坐于八角束腰莲座上,袈裟下摆悬于坐沿,呈同心圆纹样,这是唐代常用的样式,左手下垂抚于膝上,右手残缺,两腿间衣纹呈横向。佛之八角束腰座是将方座前面的两角磨平而成,这种新的台座样式,在唐代造像中普遍采用。该像无论是造型还是装束、莲座形制都与龙门石窟韩氏洞正壁坐佛像相似,而该洞根据题记可知其完工于龙朔元年(年),故推断这件如来坐像年代应与之相仿,亦在唐高宗李治龙朔年间(-年)。

佛坐像

唐调露年间(-年)石高.5厘米宽58厘米厚49厘米年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奉先寺遗址出土现藏龙门石窟研究院

佛像高肉髻,螺发,面相方圆丰盈,鼻梁残蚀,双目下视,眼线呈波浪形,颈纹三道,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偏衫,胸前束带打结,左手下垂抚于右足上,右手施无畏印,手指残缺。结跏趺坐于圆形束腰仰覆莲座上。由于该像为奉先寺遗物,并兼具初唐造像艺术之典型风貌,其具体年代可以参考奉先寺的《大卢舍那佛像龛记》中所记载的:“调露元年乙卯八月十五日,奉敕于大像南,置大奉先寺”,与龙门石窟同时期相同造型的佛像相比较,此像雕造年代应当为奉先寺初创时期,即唐高宗李治调露年间(-年)。

菩萨坐像

唐调露年间(-年)石高83厘米底径45厘米0年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奉先寺遗址出土现藏龙门石窟研究院

菩萨头束高髻,髻前饰宝瓶,面相方圆,丰腴饱满,弯眉细长,双目下视,小嘴厚唇。垂发披肩,佩戴项饰,上身袒露,宽胸细腰,斜披络腋,璎珞绕肩在身前交叉下垂,然后从座上绕于身后,交叉处饰圆环,左臂残缺,右手抚于右膝上,下着长裙,裙腰外翻,半跏坐于圆形束腰须弥座上,裙裾覆搭座前沿,右足残。从菩萨发髻中的宝瓶,可判断其身份为阿弥陀佛的胁侍——大势至菩萨。

力士像

唐调露年间(-年)石高厘米宽55.5厘米厚28厘米年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路洞前出土现藏龙门石窟研究院

力士头束高髻,浓眉上挑,双眼圆睁,牙关紧咬,上身赤袒,下着战裙,披帛绕肩贴身垂下,一臂屈肘上举,一臂下垂,双手握拳,跣足而立,全身肌肉块状隆起,显得威猛无比。此像为我们展示了盛唐时期雕塑家对人体解剖结构的深刻理解和为塑造性格强化主题所做的理想化的努力,其细腻精湛的技巧和英武雄壮的造型,展现了大唐帝国鼎盛时期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虽然历经千年,但其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历史底蕴仍使我们在欣赏时心灵为之颤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