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京城最古老植物温室重张迎客,国内首次展出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http://m.39.net/disease/a_5419408.html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近日完成完成整体修缮和设备更新,重新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这是新中国第一座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记者了解到,修缮后的展览温室在保留了部分历史遗迹的同时,参照原有格局划分8个具有不同生境的展室,收集展示余种(含品种)热带亚热带植物,是我国北方地区独具特色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

据悉,修缮后的该温室将于4月10日起开放。公众只需购买一张进植物所北京植物园的门票,就可享受“一价全包”欣赏热带亚热带植物美景,包括首次展出的4种猴面包树,还有王莲等等。

京城最老温室旧貌换新颜

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执行主任王英伟介绍,植物园于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由中科院与北京市合作选址建设。它隔着一条香山路与北边的北京市植物园相望。事实上,两园同根同源,但分属不同的管理体系,目标导向和建设成果也不尽相同。

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现有面积74公顷,以支撑科学研究为主,其中展览区面积20.7公顷,包括树木园、牡丹园、宿根花卉园、本草园、壳斗区、水生植物区等15个专类园区和1个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共收集保存全世界各类植物余种。

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修建,是新中国第一个也是京城最古老的展览温室。年,该温室由砖木结构改为钢架结构,在当时是全国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展览温室,面积达平方米。温室以收集保存和展示热带亚热带植物多样性为主要目标,是植物园开展植物迁地保护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温室内外不仅留存着与新中国外交相关的国礼植物,如菩提树(印度)、木槿(朝鲜)、九重葛(越南)、矮生香蕉(古巴)等,还保存着科研人员引种收集来的珍稀植物,如黑桫椤、珙桐、红皮猴面包树、钱币马尾杉等。

历经50余年的风风雨雨,这一处“姥爷温室”在见证了祖国大发展的同时,也已壮士暮年,其功能大幅降低,再不能满足珍稀植物迁地保育与科普展示的需要。

年,在财*部修购专项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对展览温室进行了全方位的修缮和改造。修缮后的温室占地面积平方米,包括四季花厅、棕榈室、多肉植物室、水生植物室、菩提室、阴生植物室、果树室、祼子植物室(内含有由旧温室改建而成的食虫植物室),具备安全稳定的主体结构、良好的透光和保温性能,能够依据不同生境需求的植物生长需要营造不同的环境条件,大大提升了植物多样性保育和展示的能力,对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利用、迁地保育和科普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修缮后的展览温室多个展室独具特色。

水生植物室—水生植物用于白洋淀水源净化,服务雄安新区建设

水生植物室是我国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温室分区。该展室实现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到沼生植物的全方位种植和展示。展室分南北两部分,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水深,可以保育不同温度需求的水生植物种类。南侧温度相对较低,以展示睡莲科睡莲属植物为主,主要为热带睡莲亚属以及跨亚属睡莲中的44个种和品种。北侧温度较高,以展示叶片巨大的王莲属植物为主,可以实现公众北方冬季观赏睡莲花开的愿望。同时,展室中还有高可达5米的巨大的莎草科植物—纸莎草,叶片直径可达2米的大叶蚁塔,还有天南星科最大的种类之一——可以抵抗台风的暴风芋、红树林植物——木榄等珍奇水生湿生植物,其中很多种类是国内首次在植物园面向公众展出。这些水生植物在满足公众观赏的同时,还将作为环境治理的主角,用于白洋淀地区的水源净化、环境美化等,服务于雄安新区建设。

裸子植物室—保留历史遗迹、重现进化历史

裸子植物室是国内少有的专类植物展室,用于收集原产自亚热带和热带的裸子植物种类,目前收集保存裸子植物余种,世界各地大部分裸子植物都能在这里“安居乐业”。

本展室根据植物所科研人员在种子植物生命之树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不再采取原有的“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红豆杉类、买麻藤类”的分类方式,而是将裸子植物展区分为四个区域:苏铁+银杏、松科、买麻藤类以及其它松柏类植物,分别展示这四大类植物的代表性种类,更加科学地展示了裸子植物内部的亲缘关系。当公众在参观时,仿佛在跨越亿万年的时空隧道,沿着生命之树体验植物的进化历史,为公众了解最新的植物系统学研究成果和生物进化提供一个鲜活的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留住新中国展览温室建设的历史,裸子植物室中保留了一间老温室作为历史遗迹,以“套娃”的形式保留在新温室里。为了充分发挥老温室的功能和尽可能地利用宝贵的空间,结合食虫植物喜欢高湿的空气环境,展览温室巧妙地在将老温室遗迹开辟为食虫植物展室,展出那些十分有趣的“吃虫子”的植物,再现“植物大战僵尸”的场面。

多肉植物室—“一带一路“沿线的明星植物

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多肉植物进化出了能够适应干旱的形态特征,能够充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气候环境。植物园目前收集保存仙人掌科、番杏科和景天科植物等多肉植物余种,本展室展出了其中的余种,包括大猴面包树、猴面包树、象腿树等珍稀多肉植物。

本展室中的许多种类,是中科院植物所科研人员近年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号召,在“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下,在对纳米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多次野外科学考察中引种收集到的特色植物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室中的非洲猴面包树属植物。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植物所科研人员对非洲猴面包树属植物的自然分布区进行了全面的科学考察,采集到7种猴面包树的标本、果实,并已利用温室条件成功繁殖出4种猴面包树种苗。“猴面包树家族”已在植物园安家落户,这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首次同时展出4种猴面包树属植物。

借展览温室旧貌换新颜之际,植物园将举办“一带一路”珍稀植物展—非洲猴面包树的故事,此次展览以野外科考拍摄的猴面包树图片为主,同时展出不同种类的果实、种子等。希望通过展览,使更多的公众了解猴面包树种群的濒危原因,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一带一路”珍稀植物展——非洲猴面包树的故事

猴面包树属植物作为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最具代表性的植物类群,是维系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物种多样性的珍稀植物,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近年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下,先后多次组织科研人员赴纳米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国对非洲猴面包树自然分布区域进行了科学考察。共采集到7种猴面包树的标本、果实,并已利用温室条件成功繁殖出4种猴面包树种苗。“猴面包树家族”已在植物园安家落户,这也是我国首次同时展出4种猴面包树属植物。

借展览温室旧貌换新颜之际,植物园策划了以猴面包树为主题的首场科普展览,此展以野外科考拍摄的猴面包树图片为主,同时展出其活体植物、果实、种子等实物。希望通过展览,使更多的公众了解猴面包树种群的濒危过程,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避免更多的物种陷入濒危状态。

来源:北京晚报张航

编辑:tf1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