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书法名山历史文化名山,
TUhjnbcbe - 2024/6/26 22:34:00

大伾山是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鹤壁浚县县城东南隅,系太行山余脉。东西宽0.95公里,南北长1.75公里,面积约1.6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米,相对高程70米。山体为中寒武出露,叠压三层,石灰岩构成,局部青石裸露,有陡崖峭壁。

大伾山是我国文字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尚书禹贡》载: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即此。商周时,浚地称黎,山称“黎山”。西汉初又名“黎阳山”。东汉初年,刘秀镇压河北王朗军还师经黎阳,在山巅筑青坛祭告天地,谥名“青坛山”。明初浚县城移至浮丘山北,山居城东,故俗称浚县东山。

大伾山虽非崇山峻岭,但平地突兀,孤峰矗立。山坡草木葱茏,古柏夹道,林静道幽;山腰青岩裸露,山石嶙峋,崖壁陡峻。山中景色四季各异。阳春百花争艳,众鸟竞喉;盛夏雨霁如洗,山青林碧;金秋天高云淡,林丹花黄;瑞冬银妆素裹,松柏呈翠。登巅东眺,平畴沃野,一望无际;禹河故迹,几不可循。凭吊怀古,顿生沧桑之慨。西望太行,翠屏横亘天际;俯瞰浚城,街市尽现脚下。纵目环宇,顿感驭风凌云,飘然物外。

大伾山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而且文物古迹荟萃。唐宋以来,历代寺庙亭阁星罗棋布。现存古建筑群9处,王阳明、王铎历代名人摩崖题刻余处,古柏株,新建景点4处。

青坛路 青坛路系清康熙年间修,自山脚下直达吕祖祠。为旧时登大伾山主要道路,年代久远。当年汉光武帝刘秀在大伾山巅筑青坛祭天即走此路,故大伾山又名青坛山,此路也由此得名。

青坛路总长米,宽5米。年整修青坛路。青砖路面,古柏夹道,有明清古柏42棵。顺势弯转,幽雅清静。山下有“砚画楼”,为引人入胜,路中段有供人休息的歇歇亭(又名怀禹亭)及寥廓峥嵘坊,歇歇亭联刻“到此依依,莫不远怀神禹;到此歇歇,且看对面太行”

桥上桥 位于百猴路上端,年建,为拱形石桥,上下两层圆形涵洞,如同两桥叠压。两侧修水池,碧波荡漾。

百猴路 百猴路是大伾山景区内从山门通往山上的必经之路,因路两旁青石栏板和望柱头均雕有形态各异的猴子,故名。浚县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民间艺术之乡,为弘扬民间艺术,于年创建了百猴路。

自山门至大伾山广场,长米,宽5米。7级,个台阶。水泥路面,青石栏杆。根望柱和块栏板上雕刻有神态各异的石猴只,系浚县著名民间艺人张希和(人称“泥猴张”)设计。这些猴子的创作者大胆想象,利用夸张和变形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千奇百怪的猴子,既保留了泥猴的神韵,又具有石雕艺术的风格,是浚县民间艺术的代表作,也是大伾山景区重要人文景观。

恩荣坊 年自卫贤镇迁至百猴路中段。恩荣坊原址在浚县卫贤镇卫贤集大街,明万历四十五年(年)工部主事孟楠建。恩荣坊是一座极为精致的“四柱三间五楼”式石质结构牌坊。中间一楼的正脊上又起一坊(“文化大革命”中毁掉),重坊相叠,造型奇特。坊的四个柱上有5个楼,均为歇山顶,中间一楼檐下雕一竖匾,上刻“恩荣”二字。

竖匾以下共有7道枋,第一道上雕“二龙戏珠”。第二道上雕“龙章宠锡”。第三道上雕“八仙庆寿”图。第四道上雕“敕封承德郎南京工部主事孟含霓”。第五道上雕“竹林七贤”图。第六道上刻“赐进士第承德郎工部主事孟楠”,并刻题记。最下一道枋上雕一面画,共16人,有骑士、仪仗、随从,空中有仙人护佑,前有一城门,门内有一人掩身张望。人物、树木、花草均为立体透雕,形象逼真。恩荣坊系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齐庙 位于大伾山南山腰。天齐庙又名东岳庙,座北向南,为祭东岳大帝黄飞虎而建。前有登山阶道,古柏相夹,壮美清幽。天齐庙始建年代失考,现存金明昌五年(年)及元至顺四年(年)两通重修天齐庙碑。

现有硬山顶山门三间,高出广场1.2米,内塑黄明、周纪、吴谦、龙环四将军像。东西两廊各五间,硬山顶、灰板瓦。内塑十殿阎罗帝君。正殿三间,建于二级平台上,每级高1.5米。内供黄飞虎塑像。殿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门前二滚龙飞云石柱,系元代遗物,雕工精细,线条流畅,呼之欲出,艺术价值很高。

年,太平兴国寺被县政府定为宗教活动场所,年在原山门外又新建山门,面阔5间,进深4.5米,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居士赵朴初亲笔题写寺名“太平兴国寺”。

吕祖祠 吕祖祠在大伾山西侧,建于清康熙十五年(年)。整个建筑座东向西,主要建筑布于一轴线上,浑然一体,主要有乾元殿、八卦楼、万仙阁。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灰瓦硬山顶门额横书“吕祖祠”。门前有水池,曰“浴鹤池”,池上跨桥曰“落虹桥”。门内塑赵公明、燃灯道人像。

院中有亭曰“云封亭”,四柱攒尖覆黄琉璃瓦,柱为青石,环以莲池。南北两廊各三间,硬山顶前有廊灰瓦,内塑十二生肖像。殿为乾元殿,卷棚顶,一瓦一带灰瓦。建于高2米平台上。殿三间,进深三间。两侧有套房各一间,外塑雷公、风婆及月日雨神像,内塑十天干像。乾元殿紧依山崖,崖壁凿吕祖洞,洞口宽1.55米,高2.4米,券形,阴刻“吕祖洞”三字为刘德新书,内供吕祖像。院内古柏参天,楹联碑刻比比皆是,道教文化氛围浓厚。

过乾元殿向上至山巅便是八卦楼。八卦楼又称太极宫,为大伾山标志性建筑,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年)。浚县县令令刘德新题额曰“众妙之门”。该宫为八角攒尖建筑,顶覆灰瓦,一瓦一带,楼体分八面,每面宽2.5米,按方位砖饰八卦符号,故称“八卦楼”。通高25米,3层,下有70厘米高平台,底层塑吕洞宾像,中层为八仙及文昌帝君,上层为三清列真(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宫前有石坊曰“小壶天”,两侧筑高台,台高3米余。台上各立阳刻石碑一块,左为“代天监察之台”,右为“五雷号令之台”。均为浚县康熙十五年县令刘德新书。有诗赞太极宫曰:“离娄未解觅元珠,太极团团是有无?我问虚空浑不应,云来云去碧天衢”。登楼远眺,古城新貌,平畴沃野,尽收眼底。是登高望远的最佳境地。

万仙阁位于太极宫东侧。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硬山顶灰板瓦建筑。绿琉璃瓦简边,阁分两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前出檐,方石柱,柱上阴刻对联:“浩浩天枢八洞主,巍巍汉将大罗仙”。

内墙壁及梁、檩、椽、柱上有大小塑像万余,疏疏密密,错落有致。这些塑像,大的1米有余,小的只有几寸,但个个形态传神,呼之欲出。太上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玉皇大帝、东王公、西王母、南极仙翁率领着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二十八星宿诸神斗法、万仙破阵。万仙阁在华北地区尚不多见,是道教文化和泥塑艺术的宝库。

禹王庙前有中军亭,六角攒尖顶,系隋末李密、徐世勣驻守黎阳时布兵点将、瞭望敌情之所。

亭南怀禹池,形如哑铃,细腰处建单孔拱券石桥,谓怀禹桥。

丰泽庙与龙洞 丰泽庙(又名康显侯祠)坐西面东,依崖而建,始建年代无考。原庙面阔3间,进深1间,顶盖灰板瓦。门额竖匾行书“龙洞”二字,系清康熙年间浚县知县刘德新书。

观音寺 又名娃娃庙,位于大伾山北腰,是大伾山景区最有特色的一处古建筑。座南面北,院内古柏参天。新建山门面阔3间,进深7.2米,院内有卷棚顶灰瓦东西廊房,东廊房为圆通殿,内塑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西廊房为睡观音殿,塑堪称之豫北最大观音卧像,正面山岩如屏,高数仞,上书“观音岩”,岩下依岩建拜殿3间,卷棚顶、槅扇门,小巧别致,俗称娃娃殿,系元代浚州知州刘友谅于此求雨有应而建。

天宁寺,古称大伾山寺,创建于北魏时期,已逾余年,系大伾山景区核心景点。座落于大伾山东麓,东瞰黄河故道,西倚大伾悬崖,背山面水,形势壮观。寺由东西、南北两条轴线组成。门前是平台,台下有“七十二蹬”,系登山之路。石阶两旁的地下曾出土东晋时期的石雕狸羊一对,造型独特,系我国早期石雕造像艺术珍品,现存河南省博物院。

摩崖大石佛 在天宁寺大佛楼内,古称大佛岩,俗称“镇河将军”,是一座依山崖雕凿的善跏趺座式弥勒大像,高22.29米,系大伾山景区王牌景点。明嘉靖《浚县志》称十六国后赵时期,石勒听从高僧佛图澄的建议而兴建,距今余年,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摩崖造像。元末红巾军火烧大佛楼,石佛损毁较重,明代泥皮彩绘,以后又多次加固维护。

大石佛现存形象是:头部螺发,面方颊圆,略呈梯形。额间有“白毫相”,目平视,唇紧闭,表情庄严,双肩齐挺,脖颈有三道肉领。左手扶膝,右手曲肘前举,手心向外,示“无畏印”。坐于四周方墩,足踏仰莲。整体造型轮廓呈三角形,造型古朴,线条遒劲,风格雄健,反映了早期造像艺术的特点,是我国造像史发展中留下的典型范例,具有很高的历史、考古、艺术和宗教价值。

大石佛周围的石刻题记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中,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登大伾山》诗作原迹更为珍贵。摩崖大石佛雄伟高大,庄严肃穆,游人到此,无不肃然起敬,顶礼膜拜。

大伾山摩崖石刻群 摩崖题刻系大伾山风景区重要人文景观。目前仍完好无缺的石刻有余处,书法历史价值较高的摩崖题刻65处。年代最早者为唐代,最晚是民国。摩崖大石佛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伾山摩崖石刻群的代表作:摩崖题字有“鹭涛虎岫”,著名书法家王铎墨宝

大伾山摩崖石刻群的代表作:摩崖题字有“仙崿”,著名书法家王铎墨宝

大伾山摩崖石刻群的代表作:摩崖题字有“邀云”,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程淓墨宝

大伾山摩崖石刻群的代表作:摩崖题字有“群玉山头”,浚县知县刘德新题崖

“大伾山摩崖石刻群的代表作:摩崖题字有“旧地重游”

纯阳洞天浚县八大景之一:伾山晓月望冲天。伾山晓月指,每当月满之时,从吕祖祠上面的园门处恰好可以看到在八卦楼顶端一轮圆月高挂中天的奇景。

大伾山紫来亭,在大伾仙境东北崖壁上方。原来的亭子已毁坏了,这是新建的。

大伾山来鹤亭,在吕祖祠上方,据说在清代康熙年间,白鹤飞到过大伾山上,如今山上的来鹤亭仍在。

阳明桥,王阳明在浚县讲学期间创建了阳明书院,这座桥为了纪念王阳明而命名的

大伾山吕祖祠北邻的就是紫泉别墅了

大伾山紫泉别墅

大伾山霞隐山庄

步入仙境大伾山

大伾山新增景点风车长廊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书法名山历史文化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