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细雨,桃花;
柳枝,清溪,新芽。
屋檐,粉墙,人家,
美人,红妆,长发。
春来温峤美如画,教我如何不想她?
-----美丽温峤,道一声无恙!
千年古镇温峤镇,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据历史记载,浙江省温岭市温峤镇始建于晋代,唐时称海峤,北宋时称峤岭镇,元明清时称温岭街,年改称温峤镇,年名温峤镇。东邻太平,西濒乐清湾,北接温州。境内山明水秀,气候怡人,拥有明清古街温岭街,古树名目繁多的江厦省级森林公园和山势俊美的市级风景名胜区楼旗峰。根据该镇楼旗峰山坡上出土的石犁石斧,可知远在新石器时代,温峤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温峤镇既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有历史沉积的人文景观,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一、明清古街温岭街
温峤镇不但是历史地方行*中心、文化中心,而且也是一个邻近地区的货物集散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温峤镇人民创造了许多颇具价值的文物,其中该镇的明清古街——温岭街市,就是一个实例。
温岭街在明清时已繁荣,据《嘉靖太平县志》载:温岭街在十八都峤岭,南通江下水路入海,西陆路通乐清、温州,北水路通路桥官河,东陆路通三悬*岩,贾舶交会,人烟辏集,实一大市镇云。宋时为峤岭镇,有驿,有关,后省罢,为五日一市。
明清古街——温岭街仍保持着原貌,古街建筑是典型的“河街相邻,水陆平行”的江南古街,南北走向,总长约米。温岭街分上街、中街、下街,街东临溪,隔溪又一单边街道,故又有前街、后街之分,街道为石板路面。因其地水自南而北,上街地处南段,长约米,宽约4.5米;中街长约米,宽约3米;下街地处北段,长约米,宽约3.5米;后街在中街、下街东边,隔溪相对,平行延伸,系单边街道,北至内河轮埠头,长约米,宽4米。前街多为二层楼的木建筑双面街,后街多为二层楼的木建筑单面街,街面多铺石板。街道较阔,有些地方有过街楼。街旁皆为明清所建的木结构瓦房,建筑高低错落,层次丰富,视野开阔,通风良好。多为前街后院,数不清的小四合院沿着街道两边,呈孤形状向南北方向延伸。
古院格式多样,有长方形的,回字形的。古院大多以姓取名:“谢家里”、“江家里”、“程家里”、“林家里”、“春和里”和“朱家里”等,布局为四合院,由正院、后花园、天井、正厅和两侧厢房组成,两侧厢房对称,均有回廊通向正厅,屋梁、房柱粗大建筑布局严谨,相素大方,繁简得体。柱头上施斗拱,斗上多施鸟形拱、花拱、象鼻拱。斗拱上雕镂着形象各异的人物花草、飞禽走兽、几何图案。花板上更雕刻着花样繁多的花纹图案和文字。温岭街民居之间为小巷小弄,分而不隔,处处连通。前后街之间以多座小石桥相接。其中一座建于道光年间的石桥较为精致。桥墩由石梁组成,梁道雕刻*形。前街有一口造于清代的当街井,名为古井甘泉。
从沿街侧墙上斑剥的“新德和茶食店”和“绸布庄”、“永禧堂参药号”等招牌字迹中,我们仍能感受到昔日“三里长街,店铺千家”的繁荣景象。每逢农历一六的集市日,街上车水*,南货北和农产品购销两旺。除坐贾和作坊之外,还有走足的小贩,跑江湖的好汉,三教九流,不绝于市,赶集的摩肩接踵,热闹纷繁。温岭街因商贸发达而闻名于台州六县。民国三年,太平县改名时,因温岭街的繁荣而改名为温岭县。
而今的温岭街每逢集市日,依然热闹非凡,店铺林立,有卖铁器、做糕点、制作灯笼的小作坊,传统的手工艺和古老的街道相依相存。从戴家里的旧主人明朝成化十四年进士、广东右参*戴豪的《江南曲》里,我们依稀能辩旧时的盛况:江南地僻饶烟雾,强半人家傍江住。去棹来帆镇络绎,,矮檐高栋相撑拄。老翁日日步江村,头白未曾识倒门。儿能贩鲜妇善醉,醉饱不省伊谁恩。竹篱依约见渔火,鸡鸣恰报潮生浦。倾资买得两浆船,出入自在胜骑马。君不见中原十室九萧索,岂似江南风土乐!
温岭街,她在历史的变化中固守着,兼收并蓄了各个历史时代的风貌。
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早在宋时,温峤就有名士徐似道、丁世雄、丁世亮与朱熹、叶适等的四方名士交游,一时文采风流。明时戴豪、戴师观等亦少年英俊,为时所重。这与古镇盛创教育之风密不可分,宋鼓定四年进士丁木,以朝散大夫通守泮州,于家内设东屿书院,为温岭最早见于记载的书院,朱熹曾来此讲学。
明清时的文昌阁更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名士。光绪十六年的恩例进士童瑞丰为温州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座落于莞童的进士府至今仍保持完好,是古镇的一大人文景观。清末秀才、民国国会众议院议员王行健所作的温峤八景诗之一《一市书声》描述了当时重教的盛况:鹅冠坐对峤山洋,学舍师生精美良。一市书声外地,枝头红杏满街香。
众多寺庙禅院是古镇的另一个特色文化。该镇梅溪村龙鸣山下始建于唐咸通年间(年)的小明因寺,是游客参观静养的好地方,曾有诗人陈世环作《游小明因寺》:一径入梅溪,溪流水深绿。终日不见人,经声出林竹。始建于后晋天福七年的妙严禅寺吸引了历代无数的香客。
年3月17日,该镇下望头山曾出土一只商代青铜蟠龙大盘,盘高26厘米,口径61.5厘米,重22.5公斤,铜盘内用浮雕手法铸出一条蟠龙,工艺独特,为国家一级文物。丰富的文化遗产,流传久远的民间传说,淳朴的民风民俗,无不显示古镇昔日的辉煌。
三、旅游资源丰富
走进西南山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大球山像一只雄鹰注视着远方,与小球山相连,危岩陡起,万仞壁立,霞驳若绘,远望层层奂采,徐渊子诗所谓“妆成一蜀西锦,奚啻螺绘金碧”者也,大球山下土壤肥厚,松柏茂盛,山花烂漫,山中丛石嶙刚,奇峰突兀,著名的山岩有:高约50米,阔约40米岩顶平坦的球岩,梦上球岩,仰视峰峦,俯瞰山壑;气势雄伟的百丈岩如一道屏嶂屹立在山中,其上有石将*和卧虎峰;形似四位老人并排站立的四老峰,与雁荡接客僧遥遥相望,人称“四老望雁荡”;高10余米、拔地而起的锯板岩,中分两片,岩石平滑,旁有墨线注痕迹数条,人称“仙人锯板”。大球山中有洞,最注引人入胜的当数夜游洞,洞有20余米深,南北开口,南面洞口仅高1米多,猫腰入洞,洞内巨岩复盖如釜,形如大厅,可容数百人,一股清泉自北向南流来,沁入肺腑,北端一缕反射阳光将洞内照得朦朦胧胧,人游其间如梦境。大球山顶还有九龙岗和十二龙潭。
峨嵋山上唐朝状元府遗址——仅存的门口两根石柱,还在向人们叙述父子皆为尚书的传奇故事,两棵年树龄的罗汗松能见证一千多年前峨嵋村陈氏家族的荣耀,树前的3对旗杆石,据说也是唐朝的遗迹。
市级风景名胜区楼旗峰山势俊美,引来无数文人墨客吟诵。天顺八的()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祭酒的谢铎曾作诗《旗山》:参差石外峰,仿佛楼上旗。空怜太守帻,不作摩崖碑。(旗山:即楼旗山)。楼旗山上有各具特色的八个景点:狮岩观雨、悬崖飞瀑、天然云碓、灵犀蹄迹、巾峰望海、龟潭印月、峭壁虬藤、石鼓传声。与现存的佛教胜地相结合,楼旗峰已逐步成为度假胜地。
走进梅溪,又是别有一番江南水乡风味。梅溪落在与温岭城区只有一山之隔的江厦森林公园境内,全长10余公里。从白岩向西眺望,梅溪从梅岭盘旋而下,从东往西,一路浩浩荡荡,穿行于山谷之中,横贯森林公园全境,流经江厦港,向雁荡山下的乐清湾奔腾而去。
梅溪是一条典型的峡谷溪流,两岸山峦紧束,绝壁峭耸,溪水在刀削般的峡壁间冲撞,水道曲折。清澈见底的溪水在郁郁葱葱的山峦的映照下像晶莹的绿宝石那样可爱。溪底斑斓的五彩石历历可数。除了水底世界令人欣喜之外,在梅溪流经的地方,不时可见到各种野花争奇斗艳,有的星星点点,丛丛簇簇;有的集中成片,如片片红霞遍布于山坡上,十分壮观。还经常可见到成群的蜻蜓、蝴蝶飞来飞去,那些蜻蜓、蝴蝶和镶嵌在溪边山麓的绿叶丛中五颜六色的花朵,不经意间为这梅溪增添了许多缤纷绮丽、生动的元素。
在梅溪,每走一段就是不同的风景。梅溪上流的白岩自然景观别具风貌,其中以水门瀑布最为引人入胜。瀑高20余米,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