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老师作文课
实战型学生习作辅导
突显针对性与实效性
精批细改,知微见著
条分缕析,量身打造
扬长避短,激发兴趣
对症下药,立竿见影
四年级小学生与家长同题作文
《仙人赏》
修改与点评
以事物名为题写作记叙文,是小学生写作的基本训练方式之一。其实这类文题,可以一直写下去,许多大作家的名篇也都属这种类型的作文,可见这类作文训练的重要。也因此学习写作这类文章的优秀范文特别多。多看并多写,应该把写好这类作文当作自己的看家本领。
本篇作文扣着仙人掌的得与失着笔,记述了仙人掌得—失—得的曲折过程,从中悟出了深刻的做人道理,是这篇习作在结构与立意上的成功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此此类作文的基本要领的熟练掌握程度。
不足之处也很多。如开头时间的交代,是典型通病。如段落的碎片化,显然是刻意模仿网络文学的不良后果。特别是段落的过渡,叙事的转承,语言的顺畅与简洁,都是必须特别要注意的。这里特别想强调的是,往往书读得多又特别爱写作的学生的习作缺点多,因为他们好奇,喜欢标新立异,这是可贵的,应该鼓励。当然,缺点也必须指出并改正,否则易入歧途。
初学写作,缺点一定会比优点多,写作的进步,就是尽可能多的发现缺点,又将这缺点一一克服。
本文的评改较为精细,阅读时应细心体会,为何不该这样写,为何应该这样写,对比中思考,想明白了,并在以后的写作中留心实践,写作的水平就会提高得很快。
仙人掌
莆田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
前几天回了趟旧家,就到旧邻居家逛逛,忽然间看到角落里绿油油的草丛里夹杂着三两朵小小的,漂亮的,紫色的花。不由得凑近一看——这不就是我几年前“遗弃”在这的仙人掌吗?
在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学校为了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陶冶我们的情操,要求我们买一个盆栽养。我就买了一盆仙人掌。
这盆仙人掌是我随手买下的,长得不怎么样,大致形状是一颗球,表面上均匀地布满了小小的刺,拿着它去学校时还扎到我好几次,买它其实只是因为它便宜、好养。
说是让我们买来养,培养责任心,其实都是由幼儿园的阿姨来照顾的,整个幼儿园时期,我几乎都没有见过那盆仙人掌。直到幼儿园毕业,老师将盆栽都还给我们的自己养时,我才再次认真观察它:
经过阿姨的精心照料,本来球形的仙人掌己经放开手脚“野蛮生长”了:这里突出一块,那里突出一块,显得更加壮硕,细看之下,还有些猥琐。
那时候,我嫌它不美观,就把它丢在邻居家的后院的角落里,任它自生自灭,慢慢的,我就将它遗忘了。
没想到过了这么久,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没人照顾它,为它浇水,它依旧那么壮硕,那么绿苍苍,那么充满生命力,还开出了如此美丽的花!
我恍然大悟:
其实这世上有许多人就像那仙人掌,其貌不扬,不被人注意,比如我,但即使是颗“仙人掌”,只要能够扛住生活的磨难,顽强拼搏,默默积蓄力量,总能开出生命的奇迹。
《仙人掌》
分段修改点评
前几天回了趟旧家,就到旧邻居家逛逛,忽然间看到角落里绿油油的草丛里夹杂着三两朵小小的,漂亮的,紫色的花。不由得凑近一看——这不就是我几年前“遗弃”在这的仙人掌吗?
周日一回到旧家,我就去看望老邻居。在他后院的角落里,绿油油的草丛中夹杂着三两朵小小的、紫色的花,很漂亮,也很新奇。我不由地凑近一看,呀!这不就是我几年前“遗弃”在这里的仙人掌吗?
1、开头的时间交代问题。记叙文开头交代时间,是惯例。但如何交代,即如何避免平铺直叙的一般化的交代,避免雷同式的交代,是作文出新的重要途径。别致的开头,既能给人以新鲜感,又给人好感,让人感到作者很用心,很用心的作文,当然想看。本文开头,既落了俗套,而且时间的交代,看似具体,却不具体,就像以前多次指出的用“今天”开头一样,若文末不署写作时间,谁又知道这“前几天”是哪天呢?其实,这样的时间交代,是不必太具体的,因为对读者来说没有必有,只要大致写出故事发生的大概时间就可以了。如“暑假的一天、周日、国庆节、初秋”之类,都可以。将“前几天回了趟旧家”改为“周日一回到旧家”,就是将模糊的时间具体化。
2、情感的表现。“前几天回了趟旧家,就到旧邻居家逛逛”,这番交代,虽然能看出与邻邻居很熟,却感受不到亲近。改成“周日一回到旧家,我就去看望老邻居”,用“一……就”的强调句式,便突出了与近邻的特殊乡情。
3、“突然”发现小花,行文显得突兀,而且地点交代得也不具体,改为“在他后院的角落里”,不仅交代小花出现的具体环境位置,而且也暗含了在邻居家任意遛达,一点也不陌生的熟悉与亲切感。
在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学校为了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陶冶我们的情操,要求我们买一个盆栽养。我就买了一盆仙人掌。
这盆仙人掌是我随手买下的,长得不怎么样,大致形状是一颗球,表面上均匀地布满了小小的刺,拿着它去学校时还扎到我好几次,买它其实只是因为它便宜、好养。
说是让我们买来养,培养责任心,其实都是由幼儿园的阿姨来照顾的,整个幼儿园时期,我几乎都没有见过那盆仙人掌。直到幼儿园毕业,老师将盆栽都还给我们的自己养时,我才再次认真观察它:
经过阿姨的精心照料,本来球形的仙人掌己经放开手脚“野蛮生长”了:这里突出一块,那里突出一块,显得更加壮硕,细看之下,还有些猥琐。
那时候,我嫌它不美观,就把它丢在邻居家的后院的角落里,任它自生自灭,慢慢的,我就将它遗忘了。
那是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陶冶我们的情操,要求我们每人买一种盆栽培养,我买的是仙人掌。这盆仙人掌和我的小手掌差不多大小,表面均匀布满小小的刺,拿着它去学校还扎我好几次。我买它,只是因为便宜、好养。但后来,由于同学们不会管理,老师还是把我们买来的盆栽集中起来,由学校统一管理。后来我几乎再没见过这盆仙人掌。幼儿园毕业时,老师又将盆栽一一发还我们。经过老师的精心照料,我的小小仙人掌放开手脚“野蛮生长”,这里长出一片,那里发出一片,老本也显得更加厚硕,但比起那些开着鲜艳花朵的盆栽,还有些猥琐。我嫌它不美,就把它丢在邻居家的后院角落里,任它自生自灭,慢慢的,也就将它遗忘。
1、分段问题。原文六段被改成了一段,是因为太琐碎,而且这些事情都是一环套一环,从叙事逻辑上来看,这六段只是讲述这颗仙人掌的来历,是整个叙事环节中的独立一环,所以不应人为的分得太细。另外,几句话分成一段,是现在网络文学的流行模式,目的在于易于手机或网上阅读。段落太长,在网上看着不爽。这也是网络文学碎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不是习作正道,学生不宜刻意模仿。
2、过渡词。将开头句“在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改为“那是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是因为“那是”是个讲述过去事情的标志词,容易将读者带入过去的时光,有怀旧感与情境感。而“在……”更具有现在进行时的口吻,也不如“那是”富有情味。
3、本段修改,字词做了很大的调整,特别是在叙事时要注意的是:
介绍事物要具体,如“长得不怎么样”,就不如“这盆仙人掌和我的小手掌差不多大小”更具体可感。
介绍事件要注意因果。如为何要把花儿交给老师培养,就没交代原因。
介绍事物特点要注意运用比较。如“细看之下,还有些猥琐。我嫌它不美观”就不如“但比起那些开着鲜艳花朵的盆栽,还有些猥琐。我嫌它不美”。
4、注意语言简洁与准确,本段修改删增词较多,可比较阅读,理解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
没想到过了这么久,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没人照顾它,为它浇水,它依旧那么壮硕,那么绿苍苍,那么充满生命力,还开出了如此美丽的花!
没想到三四年过去了,没人浇水,没人施肥,没人管理,它却发出了更多的新片,绿油油的,显得更加壮硕,甚至还开出了如此美丽的花!
1、时间交代。事情发过多少时间,能交代具体时间的,就要交代具体时间。“没想到过了这么久”,有多久?正是幼儿园毕业到现在刚上四年级的这段时间,那就不如写成“没想到两三年过去了”,将当时种仙人掌的时间具体化,而这个交代却又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时间之长,表现出仙人掌很坚强,没人管理活了三四年,而且长得很壮硕,更能突显自己再次见到仙人掌的惊喜。
2、删除“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是因为南方的自然环境,对于仙人掌的生长来说,不仅不艰苦,反而很适合。
3、描写要具体。“它依旧那么壮硕,那么绿苍苍,那么充满生命力”是抒情,但作为对重逢的仙人掌却并不形象可感,改为“它却发出了更多的新片,绿油油的,显得更加壮硕”,既有具体的新长叶片的绿油油的描写,又将“依旧那么壮硕”改为新旧对比鲜明的“显得更加壮硕”,从而突出了这颗仙人掌的自主独立生存的风采。再加“甚至”一词,更能突显自己的意想不到。
。我恍然大悟:
其实这世上有许多人就像那仙人掌,其貌不扬,不被人注意,比如我,但即使是颗“仙人掌”,只要能够扛住生活的磨难,顽强拼搏,默默积蓄力量,总能开出生命的奇迹。
看着这株被我遗忘的仙人掌,我想,做人就应该像这株仙人掌,即使你其貌不扬,无人关心,但只要足够坚强,就能够扛得住生活的磨难,默默积蓄力量,绽放出生命的奇迹之花。
1、如何篇末抒情点题。原文以“我恍然大悟”领起,且单独一行,看似强调,其实很不规范,也是时尚网文的范式,从写作规范上讲,是不应该单独分段的。而且,这样强调,也显得太生硬,可以直接写感悟,而不必要点出下面才是你的感悟。
2、悟出的道理,具体普遍性,在这里,不必刻意强调“我想”,其实,不写“我想”,也是我想。再说,此处应该强调的是我们,即读者也应如此想,就更应略掉“我”字。
3、照应很有必要。尾句“总能开出生命的奇迹”改成“绽放出生命的奇迹之花”,这个“花”字就是对开头部分仙人掌开花的呼应,这个呼应使得文章首尾圆全,结构更为严谨。
1、《可爱的“巧克力”》修改与点评
2、《捉黑鸡》修改与点评
3、《春夜喜雨》修改与点评
4、曹文轩《桑桑的渔网》赘词评改
5、暑假作文《舞者》点评与改文
6、小学五年级作文《一件大衣》的得与失
7、小学生作文《又到丹桂飘香时》评改
8、日记为何不宜用“今天”开头
9、优秀作文《身边龙文化》为何会有画蛇添足结尾
10、小学生作文《太空之旅》的点评与修改
11、学生与家长同题作文:我的红领巾
大洲老师简介
徐景洲,笔名大洲,江苏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职省重点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报社,中文讲师与主任编辑职称。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作协会员、江苏明清小说研究会会员。多次获省级创作与编辑奖,著有《读破金瓶梅》《无稽的诗话》《小城纪事》等书,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文化报》《杂文报》《周末》《北京日报》《中国电视报》《新闻出版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名作欣赏》《文史知识》《阅读与写作》《写作》《国文天地》《语文学习》《中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师》《广西文学》《徐州教育学院报》《网络文汇》《爱人》《当代民生》《齐鲁晚报》《语文函授》《中国建材报》《城市新报》《服务导报》《国际航空报》《书法报》等各级报刊发表文学评论、随笔、杂文、散文数百篇,并有十余篇被《文摘报》、《新民晚报》、《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高师中文信息》、《文摘旬刊》、《北京日报》、《教师博览》等报刊或转载,或引起争鸣,并有文章选入三十余部专著或高校中专教材。具有丰富的阅读、写作与教学经验,并被许多学校聘为校园文学顾问。女儿为浙江大学文学博士。
在线作文辅导联系方式:
信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