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不普通(它,他,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字。
(一)取材方面
他(她):写一个人,可以是现实生活里的人,也可以文学作品里的人,展现人物独特的个性。
家人,老师,朋友,社会上的人(送水工,环卫工,糖人老人);文学作品里的人。
它:一个物可爱的小狗、艰难爬行的蜗牛、开在荒野里的百合花、沙漠里的仙人掌、一片叶子、墙角里的一棵小草、海底的贝壳……)
(二)立意方面
写清楚为什么不普通,是因为(勇敢、坚强、优秀、乐观、智慧……)
它,不普通
方糖文学社六年级杨子涵
晨光洒下,穿过窗棂,照进我的房间,照在那一抹宝石蓝上,反射出璀璨的光。那是一件美幻的汉服。它,并不普通。
它是中华的传统服装,每当它出现时,总能惊艳人们的内心深处。齐腰式汉服,总能给人一种优雅的风骨。枣红的纱与殷红的布并在一起,造就出那高级的裙摆;洁白的衣上有点点杏*的腊梅图案,银白的纱带一束,武侠之气飘然而来,在那英气之中,仍不减一丝高雅之感。它那样的气势,不普通。
春来,花也尾随而来。在那桃树下,那点点嫩桃,衬在了那典雅的披纱汉服上。薄如蝉翼的纱衣上星星点点的,是那令人心动的亮屑。亮晶晶的纱衣之下,是那既纯朴又动人心弦的裙。齐胸的吊裙上,是那美丽的绣花,可以是清新淡雅的荷,可以是优雅恬静的睡莲,也可以是红艳动人的彼岸花。古代的姑娘总是努力去将自己的汉服变得更美,她们别出心裁,在下身裙摆部的纱衣上增上些许图案,可以是骄傲的凤,也可以是优美的梅。总而言之,一整套衣物穿戴齐时,那姑娘便似一朵怒放的花儿,美得惊人。它那样的美,不普通。
繁华的后宫之中,娘娘们不屑于那种纱裙,总爱穿更高级的衣裳,绛紫色的外衣上,时而绣上一朵又一朵的金莲,亮闪闪的,是贵气的象征。那宽大的圆袍袖口边上,娘娘们总爱装点一些纹路,可以是一条条的波儿,可以是一个个小点儿,总是,要多惊艳,有多惊艳。内裙,“Y”字领口与别处的颜色愈发鲜艳,一朵朵花儿,在胸前“盛开”。下部的衣摆,略显有些笨重,可那上头的娇小可爱的梅,那点点白雪修饰着的;那暗香的菊,那草绿的叶衬托着的;那纯净的荷,那翠绿的荷叶映衬着的……在无数美景之中,那裙上便可与那美景相对比,比后是裙更胜一筹。与其说是它因景而被创造,而不如说是景因它而生长。那样的惊艳,它不普通。
古代千千万万,唯有汉服美,步步生花,一转,便是花儿在盛开,蝴蝶在翻飞。它,并不普通,它是美丽的,是万物可望而不可及的……
习作点评:齐腰的汉服显出优雅的风骨,绚烂的各色绣花晃了众人的眼,这就是汉服的惊艳之处。文章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汉服迷人的外观和高雅的特质,突出了中华传统服饰的魅力,读来回味悠长。
她,不普通
方糖文学社六年级高芊语
她是一名国画老师,听上去略显普通,但在我的眼里,她绝不平凡。
她乌黑的头发随意地散下来,米白色的大衣衬得她高挑的身形更加美丽动人。按照年龄来看,她好像不到四十岁的样子,在她脸上看不出岁月的痕迹。鼻梁上撑着一副黑色的眼镜,原本很普通的外表显出几分特别的气质来。
国画课课间,我留在教室里补习。转头望去,她正在画画,白皙的手中握着纤细的毛笔,在宣纸上留下道道惊艳的痕迹,时而看看窗边的杏树,时而在瓷盘上分析色彩的搭配。在纸上轻轻勾勒出那杏树清美的姿态。忽然,手中的笔一顿,眉头皱起来,用手在纸上比划着,不满地摇摇头,我被深深吸引住了,无论是她认真严谨的态度,还是那幅不成功的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悄悄凑了过去。
“老师”,我轻轻喊了一声,即使教室中并无旁人,也不由得放低了声音,不想惊动她,“你在画什么呢?”“画杏树呢,傻丫头。”她清脆的声音响起,我应了一声,拿起刚刚那幅画,明明很清晰的线条,优美的构图,鲜艳的色彩,“可是为什么放弃了这幅画了?”“嗯,颜色太浓艳,得换颜料了……”她想着,好像没有听见我说话似的,自顾自地换起了颜料。看着她手头的动作,我也不再打扰她,静静看着她,她是那么认真,乌黑的头发垂在胸前,身子伏在桌面上,窗户大开,风刮进来,把她的大衣吹得呼呼作响,却丝毫不影响她流云般的动作,毛笔尖拂过宣纸,发出沙沙的微响,一片一片的杏叶错落有致地排布在宣纸上,棕*的树干略显枯燥。她轻轻搁下手中的笔,脸上浮现出淡淡笑意,透出几缕别样的风韵来。“你要不要也画一张,练练笔?”她发出了邀请,我欣喜万分,快速拿了一张画纸,学着她的样子画起来,“这里不要蘸浓,墨太深了……”她认真的指导声响起……
她也许就是一个普通的国画老师,但在我眼中,她不普通,那份认真严谨的态度令我感到亲切又可爱。
习作点评:习作为读者介绍了一位美丽动人、严谨认真的国画老师。文章语言生动优美,细腻的动作描写让人耳目一新。全文内容丰富,中心突出。
它,不普通
方糖文学社六年级陶嘉怡
我对植物并不很感兴趣,认为生活中它们随处可见,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唯一好好研究过的花是“婆婆纳”。
它就是最普通的小野花,普通到叫不出名字。
它是脆弱的,它有着淡蓝的花瓣,瘦小纤细的茎,仿佛无论什么东西落上去,都会压弯它的腰。小时候曾踩过它,捧着它一蹦一跳地溜回家,却发现花瓣连着花蕊,早已不知去向,只剩下一根绿色的茎了。
它是常见的,你不管到哪儿都能看见它,校园外、家门口、小巷里,马路旁……特别是在荒山野岭间,它的身影随处可见,而且那么茂盛。我曾对着它疑惑,这些小花怎么这么愚蠢,总盛开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干什么,又不会有人欣赏,甚至都不会有人去多看它一眼。
它是单调的,总是以绿、蓝两种颜色呈现在人眼前,而且永不会换了那昂首挺胸的姿态讨人欢心。
然而,我错了。
它并不脆弱,它以最朴素的颜色面对世界,那茎是充满生机的绿,是蓬勃的绿,它支撑着一朵又一朵可爱的花,坚强地直起瘦弱的身躯,以及突然落下的昆虫。
它并不常见,它是神圣的,不可触犯的。它独自盛开,活出精彩的自己,不要求别人赞美,只要能够为大自然献出一份美好。
它并不单调,它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的,它是谦逊的,高洁的,它从不会要求别人对它加以讨好,总是用自己的力量向世界证明它的存在。
但我呢?我能向世界美好献出一份力吗?我能谦虚的面对他人对我的夸奖吗?我能做到用自己的力量向人们证明自己吗?恐怕不能,我还不及一束野花,婆婆纳,它是平凡的,但它又是不普通的。
习作点评:习作先交代了婆婆纳的脆弱、常见和单调,然后笔锋一转,赞美婆婆纳的充满生机,神圣不可触犯,内心丰富多彩。表达作者对婆婆纳的赞美与喜爱之情。结尾“不普通”,照应了文章标题,全文语言清新优美,构思精巧,中心突出。
她,不普通
方糖文学社六年级*羡唯
每当我看到街旁那些忙忙碌碌的环卫工人时,总会想起那个无比温暖的身影……
她,总是一身橙红色的工作服,简朴平常,总是佝偻着矮矮胖胖的身体,戴着一副老花镜,一丝不苟地打扫着各个角落。她扫地时,手执扫把,一下一下地把哪怕一丝灰灰尘都扫得干干净净,然后缓缓走到垃圾桶旁,“哗——”的一下将垃圾倒了进去,干净,利落。
“叮铃铃”,下课铃一响,一群冒失*便如冲出囚牢的鸟儿一般激动,横冲直撞了过来。而那位正坐在楼梯上休息一会儿的环卫工奶奶则倒了霉,被几个孩子撞到了后背,并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儿,而那个调皮蛋也好不到哪里去,狠狠地摔了个四仰八叉。
环卫工奶奶扶着自己受伤的后背,艰难地站了起来,看向那个摔得龇牙咧嘴的孩子,缓缓向他走去,“我……我知道错了!您千万别向我班主任告状,我……我再也不敢了。”那个孩子以为老奶奶要找他算账,吓得直道歉。老奶奶却一脸温和,问道,“孩子有没有摔伤哪里呀?”那语气中充满了疼惜与关心,却无一丝责备。就好似是在和自己的孙子说话一般。
老奶奶一边询问,一边把那孩子搀扶起来,在这过程中还不慎扭到了刚才被撞伤的地方,轻轻“嘶——”了一下。但当看到那孩子满头大汗一脸紧张时,却摆出了一副故作轻松的表情,并说道,“孩子,去班上吧!如果伤到了,要记得跟老师说。”见那孩子迟疑着不走,又说到,“我……我没事!你走吧!”可实际上,她已疼得全身冷汗直流。
从那以后,无论是多么调皮的学生,见了她也会亲切的喊她一声“奶奶好!”她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环卫工人,但因为她身上那些最美好的品质,使她变得不普通。
习作点评:习作叙写了环卫工奶奶疼惜,并关心与自己相撞的调皮孩子的事。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这位环卫工奶奶的慈爱与善良,全文叙事顺畅,语言饱含深情,中心突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